產婦生出寶寶之后,下體會像來月經一樣分泌出一些血性物質,這種物質被稱作惡露。產婦一定要了解這種物質的特性,多多觀察自己的惡露是否屬于正常顏色,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惡露的相關知識。
產后惡露什么顏色正常
一是血性惡露。這是產后第1~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量多,色鮮紅,含血液、蛻膜組織及粘液,與月經相似,或稍多于月經量,有時還帶血塊。二是漿液性惡露。這是產后第4~6天左右排出的,色淡紅,含少量血液、粘液和較多的分泌物,并有細菌。三是白色惡露。這是在產后一周以后排出的較白或淡黃色的惡露,含大量白細胞、蛻膜細胞及細菌,狀如白帶,但較平時的白帶為多。
產下胎兒之后,孕婦體內的臟東西都會隨之排除,這種分泌物內含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及宮頸粘液等,稱惡露。
產后3—4天為血性惡露,量多,顏色棕紅,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塊、壞死的蛻膜組織。4—6天為漿液性惡露,其色轉淡,內含血液越來越少。
7—10天之后惡露轉為白色,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白血球、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一月左右惡露基本停止。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不臭。婦產科專家指出,如有臭味,或紅色惡露、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反反復復,那就說明惡露異常。
產后惡露類型
一般產后惡露排凈需要三周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中,隨著惡露顏色的變化,我們也可簡單的將惡露分為紅色惡露、漿性惡露和白色惡露三種,而這三種惡露的形態顏色也是各不相同,持續的時長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分別對紅色惡露、漿性惡露和白色惡露這三種類型進行敘述。
紅色惡露
紅色的惡露正常見于產后第一周,這個時候惡露量比較多,顏色呈鮮紅色,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稱為紅色惡露。
血性惡露持續三到四天,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漿性惡露
漿性惡露持續時間為一周以后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下體分泌物及細菌,使得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漿液惡露持續十天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惡露變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
漿性惡露一般是見于半個月以后至三周以內,這個時期的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使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所以稱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持續三周干凈。
產后惡露顏色變化是怎樣的
產后惡露顏色變化是怎么樣的呢?一般產后惡露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般情況下,產后惡露大約在產后三周就排完了,而因為孕婦身體的差異,有些人排凈惡露只需兩周時間,而有些則長達六周。而在這期間,惡露的顏色一般是不一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后惡露顏色變化會由鮮紅向白色轉化,而這也預示著排惡露的時期即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