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心跳在安靜、清醒狀態下為60-100次/分,出現心跳加快或者過慢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適,當心跳加快后,部分人出現心慌、胸悶等癥狀,那么心跳加快的原因有哪些?心跳加快之后要怎么做才能緩解不適癥狀?
心跳加快的原因有哪些
1、正常生理現象
有時候心跳加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比如運動之后,當我們的身體經過劇烈運動之后,會出現心跳加快的情況,因為運動的過程中會激活交感神經,導致腎上腺激素和多巴胺的水平升高造成心跳加快,當我們情緒激動時也會出現心跳加快的情況,孕婦的心跳也比普通人要快,因為這些因素導致的心跳加快是一種正?,F象,不需要太過擔心。
2、藥物的作用
部分藥物服用之后也會導致心跳加快,比如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但是這種原因導致的心跳加快是暫時性的,通常停藥之后就可以緩解。如果服藥之后心跳加快導致身體非常不適,可和醫生反饋,更換成其他藥物,減輕身體的不適癥狀。
3、心血管疾病
部分心臟疾病也會導致心跳加快,比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跳加快是這些疾病的典型癥狀,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果是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了心跳加快,嚴重時會導致心跳處于150-250次/分,可能引發休克。
4、壓力過大
精神因素也會導致心跳加快,比如長期處于壓力大、焦慮的狀態,會導致體內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激素水平升高,導致心率加快。當情緒平穩之后,心跳加快的癥狀也會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