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旦出現了低血壓身體會比較虛弱,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呢?引起人們出現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注意一下,吃什么能夠緩解低血壓的癥狀呢?下面會有詳細的介紹。
注意即時補充營養
其實低血壓和貧血一般都是同時出現的,不過有一點我們要知道得了低血壓的人不一定會出現貧血,但是貧血的患者一定是有低血壓的。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血壓比較低,身體也比較弱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及時的為身體補充需要的營養物質。
加強鍛煉,但要適量
鍛煉身體不管是對于患有低血壓的朋友,還是身體比較正常的朋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血壓低人群,日常鍛煉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這樣能夠幫助大家增加心血管的功能,繼而改善低血壓的癥狀,不過運動的時候應該量力而行。
平時不要太勞累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大家也就越來越不喜歡從事使用體力勞動了,多數的工作都是以腦力勞動為主。可是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有的時候會更加的勞累,所以大家在平時不要讓自己太累,一旦太勞累更是會供血不足,低血壓會更嚴重。
經常測量血壓
低血壓的患者應經常測量自身血壓,時刻關注血壓的變化情況,如有意外,需及時進行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據了解,市場上西藥基本上都是降壓藥,沒有真正對付低血壓的,相對來講,中藥一般重調理更適合低血壓的人。有條件就吃中成藥,因為中成藥是量化生產效果更佳。
藥物調理
長期低血壓的患者,建議適當使用藥物治療,西藥重控制,中藥重調理。具體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服用中藥進行調理,中成藥是提煉過的相對中藥效果更佳。
低血壓的患者,在改變自己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的同時,要保持適當的運動和鍛煉才行,增強體質、增加營養也是關鍵,再持之以恒一般幾個月也就調理好了。
低血壓的原因
1.體質性低血壓,又稱原發性低血壓。這種低血壓可完全無癥狀,或僅有乏力、心悸等。引起體質性低血壓的原因與遺傳有關,并受情緒、環境等因素影響。
2.體位性低血壓,又稱直立性低血壓。正常人站立時,收縮壓可暫時下降,舒張壓不變,但收縮壓可在30秒至40秒內回復正常。如從平臥位變為直立位或直立后血壓下降超過50毫米汞柱,且持久不回升者,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這種情況常見于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久病之后或服某些藥物后。
3.患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
4.患有慢性消耗性及慢性營養不良疾病,如惡性腫瘤、結核病、肝炎等。
5.患有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包積液、嚴重二尖瓣狹窄。
在上引起低血壓的原因中,只要是以體質性和體位性兩種多見,這兩種低血壓并不一定都是疾病的表現。如果到醫院檢查沒什么大問題的話,就不需要去擔心了。但平時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身心放松,以增強體質和神經功能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