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關節發熱
關節發熱也是由炎癥反應引起的,發生于關節紅腫前。它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癥狀。

10麻木和刺痛
手腳麻木和刺痛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癥狀。炎癥反應導致神經壓迫,失去感覺。
1.關節過度勞損
關節過度勞損是的關節炎發病的一個主要因素,日常生活中如長期從事重體力活,或是關節運動強度超過極限的運動員,由于膝關節長期受到壓迫,關節軟組織比正常人受損情況更加嚴重,因而也就更容易成為關節炎的發病人群。
2.機體過于肥胖
關節炎還喜歡發病與肥胖人群,同樣的,肥胖人群由于本身體重過大,會對下肢造成長期的負荷,因而關節軟組織也會遭到很大的磨損,進而導致關節炎發作。
3.環境過于潮濕
關節炎的發病還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尤其是南方的朋友更容易發病,這是由于南方潮濕的氣候所造成的,長期的潮濕環境容易造成體內氣血運行受阻,骨內血液運行不暢,久而久之便容易出現關節炎的情況。
4.關節受到感染
如以前有出現關節感染的情況,在老年時期也容易出現關節炎的情況,這是由于關節軟骨在之前收到損傷,容易引起繼發性關節炎。
1、生姜敷貼
取生姜、蔥白各適量,按1:1的比例混合,然后搗爛成泥,將關節處搓熱,再將生姜蔥白泥敷在患病的關節處,每天更換1次。生姜蔥白泥具有活血驅寒、通陽的功效,可以緩解風寒入侵所引起的關節炎。

2、日光浴
每天陽光強之時,可將患有關節炎的四肢關節曝露在陽光下15-30分鐘,背部可以隔衣曬,頭部和胸腹部不要曬(可用傘遮擋),陽光中的遠紅外線對于關節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鹽敷
取食鹽一袋(大約是400克),放在鍋內炒熱,再取生姜和蔥須各15克,一起用紗布袋包好,趁熱敷在關節患處,直到鹽袋變涼,每天1次,這個方子有祛風濕的功效。
總結:治療關節炎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還是在早期治療效果會比較好,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發現了病情之后就及時的治療哦!患上了關節炎之后建議要多曬太陽,每天在太陽下面曬半個小時左右,這樣對于緩解病情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