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范圍較大或多次復發后,不少病人會有精神和智力的障礙,表現為記憶力和計算力下降、反應遲鈍、不能看書寫字,后發展為癡呆,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病人還可以出現胡言亂語、抑郁狂躁、哭笑無常等病態人格。
4、褥瘡
由于癱瘓肢體活動受限,骨頭隆起部位容易受壓,局部皮膚血液循環與營養障礙,故容易發生褥瘡,好發部位在腰背部、能尾部、股骨大轉子、外踝、足跟處。為避免褥瘡發生,可幫助病人每2小時更換1次體位;在易發褥瘡的部位放置氣圈,海綿墊等。以保持皮膚干燥;還可進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
牛奶
牛奶是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研究表明,牛奶中有一種特殊的成分,能夠起到保護腦血管的作用;另外,牛奶中的鈣有降壓作用。為此,專家建議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老年人,都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每天飲用牛奶,以便有效預防中風的發生。
咖啡
新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喝2杯咖啡的參試者大腦中栓塞(中風)危險降低14%。而每天喝咖啡3~4杯的參試者,中風危險可降低17%。但是,每天咖啡攝入量更大,則無法繼續發揮咖啡的防治中風功效。每天喝咖啡超過6杯的咖啡因上癮者,中風危險僅降低7%。
橄欖油
調查發現,食用橄欖油的老年人發生中風的幾率為1.5%,而不食用橄欖油的人患中風的幾率為2.6%。如果將經常食用橄欖油的人與從不食用橄欖油的人相比,前者患中風的風險要比后者低41%。
紅薯
紅薯是絕對的“高鉀低鈉”之王。有研究發現,紅薯等富鉀食物可將中風的風險降低20%。
菠菜
菠菜有“營養模范生”之稱,它富含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質、鐵質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菠菜中的含氟-生齊酚、6-羥甲基蝶陡二酮及微量元素物質,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進身體健康。大量食用菠菜,可降低中風的危險。
胡蘿卜
據研究指出,每天攝取15至20毫克β-胡蘿卜素的人與每天只攝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風幾率相差明顯。β-胡蘿卜素能防止膽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物質形態,進而堆積在血管內,造成血液凝結成塊。據測定,胡蘿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比白蘿卜及其他各種蔬菜高出30~40余倍。
柑橘
研究人員發現,類黃酮的總攝取量與是否發生中風沒有關聯,而大量攝入黃烷酮的人比攝入量少的群體中風幾率低19%。而95%的黃烷酮來自柑橘類水果。一項研究顯示,女性常吃橙子、柚子等柑橘類水果,與幾乎不吃這些水果相比,患缺血性腦中風的幾率低19%。
結語:上面已經為大家介紹了中風的前兆,中風后遺癥和中風吃什么。相信大家現在對于中風應該也有了一些了解,建議我們在出現中風之后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沒有患病的朋友要多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