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的侵襲、毒邪的感染、先天性的畸形都可引起頸椎病的發生。
1、心絞痛或心律不齊
頸背神經根受頸椎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會引發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等心絞痛癥狀以及心動過速或過緩。當患者的頸部癥狀不明顯而心血管癥狀較重時,往往被誤診。和冠心病不同的是,頸椎病患者的疑似心絞痛癥狀多在低頭工作過久、突然的扭頭或甩頭后發生,患者還會自覺頸部活動受限、頸椎伴有壓痛。
2、視力障礙
這種情況是由于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具體表現為患者的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只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等,有時還伴隨著頸部疼痛。
3、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
由于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患者會在行走中因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并伴有劇烈眩暈或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但和腦動脈硬化不同,頸椎病患者發病跌倒后,會因頸部位置改變而很快清醒并站起,不伴昏迷,亦無后遺癥。
4、視力下降
頸椎病還可表現為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但多數伴有頸椎病的其他癥狀,如頸肩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
5、高血壓
有些高血壓是由頸椎病引發,也就是頸性高血壓。當中下段頸椎錯位時,刺激了頸動脈竇,使血壓突然升高(如起床時、低頭時),有時卻又降到低于正常血壓值。頸性高血壓患者無血管、心、腦和腎等器質性病變,使用降壓藥物治療無效,并且常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
頸椎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1、合適的枕頭
對于預防頸椎病而言,選擇合適的枕頭對頸椎病的治療和預防十分重要,是藥物治療所不能替代的,應長期堅持應用。枕頭高度應以本人拳頭一拳高(約6至7厘米)為宜。
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
2、姿勢
佳的學習或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等。
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3、避免損傷性活動
注意不要在乘車時打瞌睡,體育比賽時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轉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抬重物、緊急剎車等活動。
結語: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介紹,對于頸椎病如何正確的睡姿了解了。注意不要在乘車時打瞌睡,體育比賽時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