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性的姿勢不正確、睡姿不良。造成頸椎增生、變形、退化,動脈供血受阻使腦供血缺乏,是頭暈的主要原因。常頸部發緊、靈敏度受限、偶有痛苦、頭皮手指發麻、發涼,肩痛,有沉重感,甚至伴有厭惡、心慌等癥狀。
6.貧血
如有頭暈伴有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考慮貧血的可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癥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7.血黏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癥等均可使血黏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容易發生疲倦、頭暈、乏力等癥狀。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8.腦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臨床特點是頭暈、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三大癥狀,還有頂枕部頭痛、輕癱、言語障礙情緒易激動等表現,一般病情緩慢發展,此類頭暈的特點是在體位轉變時容易出現或加重。
9.心臟病、冠心病
疾病早期,癥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心臟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纖顫、心室纖顫等心臟病可導致急性腦缺血,表現頭暈、眼花、胃部不適、暈厥等。
10.藥物中毒
以鏈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的中毒為多見。患者除頭暈外還有眩暈和耳蝸神經損害所致的感音性耳聾。慢性鉛中毒多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以頭暈、頭痛、失眠、健忘、乏力、多夢為主要癥狀,又有體溫減低、食欲減退等。
11.功能性低血糖
亦可引起頭暈、心慌、虛弱感,在空腹或用力時可有震顫,有時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等。情緒緊張或過度換氣時,由于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可出現呼吸性堿中毒,腦細胞缺氧,引起頭暈、乏力,患者并感到面部和手足麻涼,間或有恍惚感。
12.血管抑制性頭暈
常因情緒緊張、疼痛、恐懼、出血、天氣悶熱、疲勞、空腔、失眠等而促發。患者常有頭暈、眩暈、惡心、上腹部不適、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時血壓下降,脈搏微弱。血管抑制性頭暈多見于體弱的年輕婦女。直立性低血壓指站立時出現頭暈、眼花、腿軟、眩暈,甚至暈厥等,常伴有無汗、大小便障礙。
1) 頭暈可從病因著手并配合物理、飲食、中醫中藥綜合治療。
2) 檢查有無直立性低血壓。詢問有無高血壓病史,有無低血糖。囑患者臥位,每15分鐘測量生命體征一次,靜脈補液。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
3) 如有過度通氣,讓患者雙手捂鼻呼吸或用袋子罩住呼吸;如站立時有頭暈,讓患者躺下休息,之后緩慢站立,頸動脈過敏者避免穿著限制頸部活動的衣物,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者轉頭應緩慢,并應積極進行規范治療。
總結: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經常頭暈怎么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經常頭暈很有可能是神經壓迫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感冒、神經系統病變、耳部疾病、心臟病、冠心病、功能性低血糖等一些疾病導致的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