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排毒和解毒的一個重要的器官。如果肝臟出現了問題,那么在人體上會引起很嚴重的反應。其中肝昏迷就是一種。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肝昏迷呢?肝昏迷有哪些早期癥狀呢?一起來看一下。
什么是肝昏迷
肝昏迷,顧名思義就是由于很嚴重的肝病引起的,主要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綜合病癥,主要以意識障礙和昏迷為主的表現形式。
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肝昏迷兩大類。急性肝昏迷的病因主要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化學藥品、急性妊娠脂肪肝等。
肝昏迷早期癥狀
可持續幾天至數周,應注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一般是在上述誘因后出現。
(1) 行為變化
包括輕肝昏迷訴性格變化經,常用欣快激動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隨地便溺,舉止反常。
(2) 思維混亂
陳述不正常。包括言語不清,對時間、人、地點的概念混亂,還會出現幻覺、恐懼和煩躁。
(3)失眠或晝睡晨醒
肝昏迷后期癥狀
(1) 雙上肢撲翼樣震顫肌張力高
陣發性抽搐,神志模糊至昏迷,腦電圖不正常。
(2) 重癥肝炎
肝硬化病人常伴有黃疸、腹水、蜘蛛痣、肝掌、皮膚出血點。
(3) 病人呼氣時可嗅到特殊氣味
似泥土味、果味,俗稱“肝臭”。
(4) 化驗檢查示肝功能不正常
血氨升高。
肝昏迷特別應注意維持營養,保持水分與電解質平衡,精心護理,密切觀察,早期治療,積極清除和減少氨這一有害物質對腦組織的損害,防止褥瘡、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