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肝掌
肝臟具有滅活雌激素的功能,而當患者肝臟存在炎癥,肝功能異常,肝臟滅活雌激素的能力下降,這就導致體內雌激素過多,而雌激素能夠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這才會導致手掌發紅,這種乙肝的早期癥狀表現在臨床上被稱為肝掌。
出現蜘蛛痣
乙肝患者出現蜘蛛痣多是由于患者肝臟受損嚴重,肝功能下降。而肝臟具有滅活雌性激素的能力,當肝臟受損時,肝功能下降,就不能很好的滅活雌性激素,雌激素在體內大量堆積,就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從而誘發蜘蛛痣。
以上就是乙肝早期的臨床表現,皮膚瘙癢、尿液發黃、乏力眩暈這三種表現很容易被患者忽視,因此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另外,像肝區疼痛、出現肝掌、蜘蛛痣都是肝臟受損較重的表現,但也可能在疾病早期出現,因此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盡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堅持長期規范治療是成功關鍵
因為乙肝是一種慢性且伴有病毒的疾病,因此,患者需要進行馬拉松式的治療,患者需要做好長期的治療準備。好就是堅持規范的抗病毒治療,不然就會達不到治療效果,后,還可能造成病毒變異而引發病情惡化。患者必須意識到抗病毒治療沒有捷徑可走。患者在遵循“三個減少”原則的同時還要堅持定期隨訪。只有長期堅持規范的抗病毒治療方案,才能達到有效的乙肝抗病毒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選對初治抗病毒藥物是堅持長期治療的前提
面對乙肝的病毒性,我們就要使用抗病毒的藥物進行積極的治療,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有大多數的乙肝患者因為長時間的服藥,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以及是經濟壓力因此,就要不能堅持規范治療。所以,選對初治抗病毒治療藥物是保證患者能堅持長期治療的前提。減少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的發展,減少長期使用藥物的副作用,減少長期治療的藥物費用。
定期檢測病毒狀況是更改治療方案的前提
治療疾病的時候就要準備好計劃,每一個階段的治療對象都是要發生變化的。調查顯示百分之二十五的患者換藥是因為擔心病毒耐藥。乙肝病毒變異是所有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藥物都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只要在治療期間堅持每3個月定期去醫院隨訪就能規避變異風險。如選擇拉米夫定為初治藥物的患者,在第6個月隨訪時,如果血清中已檢測不出HBVDNA,患者可繼續治療方案;即使病毒DNA在血中仍可被檢出,則可在原方案上加用阿德福韋酯,從而獲得佳的長期療效。
總結:在生活中需要多注意預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此外,乙肝作為病毒性慢性疾病,治療難度確實較大,但是只要堅持規范治療,遵從醫囑,保持良好的心態是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