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當心藥物風險
治療哮喘、炎性腸道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的皮質甾類藥物,所含抑制劑等會通過干擾鈣質吸收而損害骨骼健康。服用前好向醫生咨詢,加用一些抗骨質疏松藥物。
5、注意月經異常
月經不規則或出現“跳月”(隔月一次)可能是進入圍絕經期的信號。這時候應該加強力量訓練和主動實施補鈣的骨骼保護計劃。當月經不規則時,骨密度下降就開始了。
6、學會減輕壓力
此年齡段的人面臨生活工作雙重壓力,皮質醇等壓力激素會抑制骨骼生長,加速骨質流失。抑郁癥對骨骼也有類似的負面影響。因此,調節好壓力有助保護骨骼健康。
預防骨質疏松的誤區
誤區一:補鈣等于治療
骨質疏松是人體內的破骨細胞影響大于成骨細胞造成的,簡單講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過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療不是單純補鈣,而是提高骨量、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綜合治療。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骨質疏松相關科室規范治療。
誤區二:喝骨頭湯能預防
實驗證明同量的牛奶中鈣含量遠遠高于骨頭湯。同時,骨頭湯里的大量脂肪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其他危害。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質和咖啡因的食物。
誤區三:與年輕人無關
骨質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輕人同樣需要注意。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多歲達到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當于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儲備越多,到老發生骨質疏松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而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節食減肥,體重降下來的同時,對骨骼也產生了嚴重隱患。因此專家特意提示,減肥是減掉體內脂肪,不要同時減掉骨骼的重量,好通過適量運動來保持體型。
誤區四:老年人治療為時已晚
很多老年人認為骨質疏松癥無法逆轉,到老年期治療已沒有效果,為此放棄治療,這是十分可惜的。
從治療的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應接受正規治療,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誤區五:靠自我感覺發現
多數骨質疏松癥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現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發現骨質疏松癥不能靠自我感覺,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
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癥狀,應定期去具備雙能X線吸收儀的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變化。
誤區六:骨質疏松癥是小病
骨質疏松不只是平時的腰酸背痛而已,發生骨折的風險會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對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危害極大。所以,生活方式調整、規范治療和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關鍵的。
總結:骨質疏松這一疾病十分危險,并且想要徹底治愈很難,所以我們針對這種疾病,好的方式便是預防,積極預防,讓自己避開骨質疏松這種疾病,這樣便可以保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