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得了這種疾病會使人很痛苦。但仍然有許多人不太了解,不知道尿路感染具體是怎樣的,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尿路感染是什么以及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
尿路感染是什么
尿路感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又稱作泌尿系統感染。一般是尿路上皮對細菌侵入導致的炎癥反應,其癥狀較輕的主要是尿頻尿急、腰腹酸痛、尿液不暢等,嚴重者會出現排尿困難、全身發熱 、高燒不退、腰腹感覺強烈的酸痛等。
尿路感染的原因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單一細菌引起的。其中90%的門診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腸埃希桿菌,多見于無癥狀菌尿或無并發癥的尿感;變形桿菌、產氣桿菌、克雷白肺炎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糞鏈球菌等見于再感染、留置導尿管、有并發癥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感染多見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的病人及腎移植后;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于皮膚創傷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癥和敗血癥;病毒、支原體感染雖屬少見,近年來有逐漸增多趨向。多種細菌感染見于留置導尿管、神經源性膀胱、結石、先天性畸形和陰道、腸道、尿道瘺等。
上行性感染
大概有95%的尿路感染病原菌是由尿道經膀胱、輸尿管而上行到腎臟。一般情況下,人的尿道口上端會有少量細菌,只要當尿道黏膜損傷或者抵抗力變低時,細菌才會繁殖入侵人體。
留置導尿管、尿路結石、刨傷、腫瘤、前列腺增生肥大、先天性尿路畸形(包括膀胱壁內輸尿管、括約肌發育不全引起的膀胱輸尿管反流)、神經元性膀胱等均是上行性感染的危險因素。
血行性感染
血行性感染僅占尿路感染的3%以下。腎的血流量占心搏出量的20%~25%,敗血癥、菌血癥時,循環血中的細菌容易到達腎皮質。糖尿病、多囊腎、移植腎、尿路梗阻、腎血管狹窄、鎮痛劑或磺胺類藥物的應用等增加了腎組織的易損性。常見的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菌、假單胞菌屬和白色念珠菌屬直接感染機會罕見,經淋巴道感染尚未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