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
保守療法
牽引圖冊包括臥床休息、按摩,藥物、牽引、推拿、針灸、封閉等法,主要適合于初發或病情較輕的病例。其療法目的促使突出部位回納,改善局部血循環,增大椎間隙以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刺激,消除因突出物壓迫神經引起的水腫、炎癥,暫時緩解了癥狀的,但此療法基本上是不能徹底消除和回納突出的椎間盤。
中醫理論在于以恢復纖維組織彈性為治療基礎,治療恢復患者機體機能為目的。而非單純解決暫時的疼痛問題,中醫在這個病的治療上通過外敷中藥{腰椎骨方世醫貼}可以逐漸的減輕疼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如果加上自我保健恢復鍛煉,很快就可以完全恢復,以后注意保健預防就避免復發的可能性。
1、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下,受牽拉的腰部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臥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癥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輕型或早期的患者,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于突出物的還納。對于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2、物理療法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側并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鐘。15-20次為1療程。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逐點治療,密波2-5分鐘;疏刻波5分鐘;間升波5分鐘。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于骶部,另一個豎放于腰部,接通電源后,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后,在2-7分鐘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治療至6-12次。
3、中藥治療
拔罐圖冊a、初期:活血舒筋。
主方補腎活血湯:熟地黃lO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紙lO克,菟絲子10克,當歸尾3克,沒藥3克,山茱萸3克,紅花2克,獨活3克,肉蓯蓉3克。水煎服,每日1劑。若下肢放射痛明顯者,加地龍12克、威靈仙15克。疼痛甚者,加乳香5克、細辛5克。
中成藥小活絡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b、中后期:補養肝腎,宣痹活絡。
主方獨活寄生湯:獨活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防風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杜仲12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黨參12克,熟地黃15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沖)。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①天麻片,口服,每次服3~5片,每日3次。②壯骨關節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早晚飯后服。
4、局部封閉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藥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
(2)、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a、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
b、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腰椎間盤突出是什么引起的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知道腰椎間盤突出自我療法了呢?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伙伴們哦,還等什么,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