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內翻足是一種小兒多發性的腳部發育不完全的疾病。如果自己家的寶寶走路與常人有異,那么家長就一定要把他帶到醫院去堅持是不是馬蹄內翻足。馬蹄內翻足的診斷方式有哪些呢?馬蹄內翻足的治療方法你了解嗎?
馬蹄內翻足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常見的先天性足畸形。由足下垂、內翻、內收三個主要畸形綜合而成。以后足馬蹄、內翻、內旋,前足內收、內翻、高弓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
男性發病較多,可為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畸形明顯,一出生就能發現,因此疏忽的病例較少見,多能及早治療,效果也較好,但畸形也易復發,應定期隨訪至骨骼成熟,約在患兒14歲后。病因尚不清楚。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無特殊藥物治療。
馬蹄內翻足的診斷
1.嬰兒出生后即有一側或雙側足部跖屈內翻畸形。
2.足前部內收內翻,距骨跖屈,跟骨內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攣縮。前足變寬,足跟變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內踝偏后且不明顯。
3.站立行走時跖外緣負重,嚴重時足背外緣負重,負重區產生滑囊炎和胼胝。
4.單側畸形,走路跛行,雙側畸形,走路搖擺。
5.X線攝片可見距骨與第1跖骨縱軸線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跖面和距骨縱軸線夾角小于30°。
馬蹄內翻足的鑒別診斷
1.新生兒足內翻
新生兒足內翻與先天性馬蹄足外觀相似,多數為一側,足呈馬蹄內翻但足內側不緊,足可以背伸觸及脛骨前面,經手法治療1~2個月可完全正常。
2.神經源性馬蹄足
神經改變引起的馬蹄足,隨兒童發育畸形逐漸變的明顯,應注意腸道和膀胱功能有無改變,足外側有無麻木區,特別注意腰骶部小凹或竇道及皮膚的色素改變,必要時應行MRI檢查確定是否存在脊髓栓系。肌電圖及神經傳導功能檢查對了解神經損傷有幫助。
3.脊髓灰質炎后遺馬蹄足
出生時足部外觀無畸形,發病年齡多在6個月以上,有發熱史,單側多見,伴有腓骨長短肌癱瘓,早期無固定畸形,大小便正常,可有其他肌肉癱瘓。
4.腦癱后馬蹄足
圍產期或生后有缺氧史,大多于出生后就發現異常,馬蹄足畸形隨生長逐漸明顯,但在睡眠中可消失或減輕,一經刺激畸形更明顯。馬蹄為主,內翻少,無內收,畸形多為雙側性或同側上下肢,雙下肢交叉步態,下肢肌痙攣明顯,常伴有智力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