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身體受到氣溫的影響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如胃病、感冒、心血管疾病與關節炎等。疾病預防需要飲食、運動與睡眠多方面的配合。飲食預防疾病是基本也是簡單的方法。
養腸胃食物
冬季胃部會因為冷刺激而發生胃痛、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復發、胃痙攣等。而冬季腸道問題主要表現為腹瀉與便秘,冷刺激影響植物神經,繼而腸道蠕動紊亂,出現腹瀉。便秘則由于冬季高脂肪、高蛋白質、低膳食纖維飲食以及干燥引起。
養腸胃飲食,一是飲食習慣,食物以不燙不冷為度,少吃生、冷、硬、燙的食物,注意腹部的保暖。另一種方法是調養腸胃的食物,患有老胃病可以多吃南瓜、小米、粳米粥等食物,并且,細嚼慢咽比食物更養胃。同時,冬季注意新鮮蔬果、粗糧的攝入,如芹菜、白菜、燕麥與豆類,改善冬季便秘。
養肺食物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如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咳嗽、肺炎等。冬季干冷空氣容易誘發老慢支以及干咳、咳嗽等問題。養肺,提高肺的抵抗力,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肺主氣,司呼吸。吸入空氣的質量對肺有很大的影響,養肺,先要戒煙、遠離二手煙、遠離受污染的空氣,同時注意室內的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肺部疾病的發生。
肺為嬌臟,肺喜潤惡燥。冬季養肺,易潤肺、養陰,食物方面可多吃杏仁、雪梨、銀耳、百合與山藥等。少吃生冷、燥熱易上火的食物。
養腎食物
冬季老人與大部分女性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現象,傳統醫學認為這是因為腎陽氣不足的表現,腎陽不足不僅畏寒,還會有精神萎靡、浮腫、腰腿痛等現象,尤其下肢容易水腫、酸痛、畏寒等。
黑色入腎、腎主黑色。冬季可以常吃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食物來養生、補腎。中藥材可以選擇枸杞、山藥、杜仲等。
動能生陽、靜能養陰。冬季因為畏寒、缺乏運動,更容易發生腎陽不足而畏寒。通過運動可以促進彌補腎陽不足。另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同樣起到驅寒作用。
冬季除了注意調養身體這三方面之外,飲食上還要注意避免肉食進補過度,造成血液粘度增高。以及多加留意血壓、血糖,預防中風、心臟病的發生。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