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長期臥床者,應注意幫助經常更換體位,防止發生褥瘡。對手指關節畸形,或肘關節屈伸不利,或兩膝關節及踝關節變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時照顧、處處幫助。
2、飲食護理: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2)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藥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3)注意飲食宜忌。
(三)姿態護理(亦稱體位護理)
風濕病人的姿勢動態異常,往往會影響病人今后的活動功能和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姿態護理的目的是時時注意糾正病人不良的姿態、體位有利于今后恢復健康,正常進行工作。
風濕病患者由于肢體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僵硬等情況,常常采取種種不正確的姿態和體位,以圖減輕疼痛。因此在護理時患者的坐、立、站、行走、睡眠等姿態均須注意,及時糾正,防止遺害終生。
護理時還要注意生理姿態的保持。如為預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髖、膝關節發生畸形、僵直,一般要示病人站立時應盡量挺胸、收腹和兩手叉腰,避免懶散松弛的駝背姿態,床鋪不可太軟,以木板床為佳,睡眠時忌用高枕,臥姿采取以俯臥姿勢為佳等。
(四)功能鍛煉護理
1、有病時的功能鍛煉與無病時的體育鍛煉要求不能一律。
對于風濕病人,鍛煉是為了維持和恢復關節的功能,但鍛煉的要求與方法應根據體質、年齡、性別不同而各異,如風濕病人在急性發作期全身癥狀明顯或關節嚴重腫脹,此時應臥床休息,嚴重者可休息1-2個星期,中度的休息5-7天,注意手足關節的功能位置,一俟病情緩解,即可做一些床上的功能鍛煉,如關節屈伸運動、按摩腫痛關節等。病情穩定后,可開始下床活動,慢步行下床活動,緩步行走.
關節腫痛消除后,必須將功能鍛煉放在恢復關節功能方面,按照病變關節的生理功能進行鍛煉,開始時先從被動活動逐步轉為主動活動,或兩者結合進行,以主動活動為入促進關節功能恢復。亦可借助于各種簡單的工具與器械,如手捏核桃、彈力健身圈鍛煉手指功能;兩手握轉環練習旋轉功能鍛煉手腕功能;腳步踏自行車鍛煉關節;滾圓木、踏空縫紉機以鍛煉踝關節;滑輪拉繩活動鍛煉肩關節等。
2、功能鍛煉的場所、形式與時間。
風濕病人功能鍛煉的場所、形式與時間也應因人因病制宜。
(五)輔助治療護理
風濕病是一種比較難治的頑固性疾病,有時單純服藥治療,效果尚不夠滿意,目前有很多研究風濕病的專家主張要用綜合療法,即用各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與藥物療法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常用的輔助療法主要有:傳導熱療法,礦泉療法,運動療法,敷貼療法,熱熨療法,外搽療法,薰蒸療法,藥液穴位注射,針灸、推拿、按摩療法及激光、微波電療法等。
(六)并發癥的護理
風濕病患者在漫長的疾病過程中,常易合并其它病癥,尤其是在氣候突變或梅雨季節及臺風、暴雨、嚴冬、酷暑時,更易感受風寒、濕邪及中暑等,對此應予以重視。對于合并肺炎、心衰、高燒不退等嚴重并發癥時應早上醫院對證治療。
結語:風濕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的老年人都飽受風濕病的折磨!大家平時要多多了解這些風濕病的常識,這樣可以更好的照顧父母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風濕病的常識,能夠幫助大家早日恢復健康,擺脫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