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陰虛體質,相信有許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吧。其實陰虛體質是因為肝臟功能失調所引起的。那么你們知道體質陰虛火旺有什么表現癥狀嗎?應該如何調理陰虛火旺體質呢?想知道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陰虛其實就是氣血虧損
在中醫里面,陰虛火旺的主要表現癥狀就是肝腎陰虛。而肝主要就是藏血的,腎主要是藏精的。所以,人們所說的陰虛,主要就是肝盛的陰虛,也就是人的精血虧損了。精血一虧損,自然而言就陰虛了。
如何判斷陰虛
陰虛質者體型偏于瘦長,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皮膚偏干,易生皺紋,手足心熱,目干澀,視物昏花,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唇紅微干,口渴喜冷飲,眩暈耳鳴,睡眠差,大便干燥,舌紅少津少苔。小便短澀,脈象細弦或數。平素不耐熱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易患有陰虧燥熱的病變,或病后易表現為陰虧癥狀。
陰虛體質多見于老年人,更年期男女;精神壓力過重、睡眠不足、精力消耗過多的中年人。
陰虛可誘發很多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礙等。尤其是陰虛型冠心病患者,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很容易發展成氣陰兩虛型冠心病,加重病情。及早調理是關鍵。
陰虛火旺體質怎調理
藥物調養
可用滋陰清熱、滋養肝腎之品,如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蓮草、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玉竹、枸杞子等藥。常用方有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如肺陰虛,宜服百合固金湯;心陰虛,宜服天王補心丸;脾陰虛,宜服慎柔養真湯;腎陰虛,宜服六味丸;肝陰虛,宜服一貫煎。
精神調養
陰虛體質的人性情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故應遵循《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要少參加爭勝負的文娛活動。適當到鄉村靜養,遠離城市喧囂
環境調攝
陰虛體質的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熱,口咽干燥,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
飲食調養
陰虛體質的人應保陰潛陽,宜清淡,遠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于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陰虛火旺的癥狀
陰虛則不能制陽,致使陽相對亢盛發展而成陰虛火旺證。陰虛火旺證可偏重于不同的臟腑,臨床所見,以心、肺、肝、腎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