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疣或痣明顯變化。
(3)持續性消化不良。
(4)長期胸痛、干咳或痰中帶血。
(5)吞咽困難、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便血、血尿。
(6)女性月經異常增多、絕經后異常出血。
(7)持續性聲嘶、耳鳴、聽力減退、鼻咽分泌物帶血、頭疼。
(8)久治不愈的傷口潰瘍。
(9)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
而對于男性來說,應該注意幾方面的問題。首先是睪丸的變化,睪丸癌多發年齡段為20—39歲,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睪丸情況,包括睪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超聲檢查。其次是,小便的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前列腺癌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凈較常見,此時應警惕前列腺癌。
女性也有其他需要警惕的癥狀。其中常見的就是腹脹。張軍一提醒,如果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另外,不規律出血如月經周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癥——子宮內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征兆。
6大極易引發腫瘤的食物
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一是指屬于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因為過于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中國人的消化道腫瘤明顯高于西方人,就是與中國人多喜熱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熱湯,如菜湯、面糊等有關;相對于中國人,西方人的飲食較為簡單,平時少見熱湯,而多飲用果汁、可樂等冷飲。
酒為辛熱之性,長期飲酒,是消化系統腫瘤發病常見的因素。山東西南地區為食道癌的高發區,就與這一地區飲食中嗜熱、嗜酒有關。其實,早在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酒精飲料的過度消費與口腔癌、
喉癌及食道癌有關。在分別對江蘇啟東縣肝癌相對高發的通興鄉與相對低發的西寧鄉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后者的2.5倍。而兩鄉只有一路之隔,自然環境基本相同,吸煙率也相當,所不同的是肝癌高發區的人們愛喝酒,低發區的人們則喜歡飲茶。
同樣屬于中醫熱性食物的還有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隨之變為熱性食品。經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于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
就像中國人嗜茶一樣,西方人多喜喝咖啡。美國學者在經過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后認為,咖啡因對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一定影響。經常飲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的人患這兩種癌的可能性大2~3倍。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是由于過多飲用咖啡引起的。
五味失調
中醫認為飲食應五味調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勻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在引起腫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膩太過與咸味太過是常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