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們對于腎虛的了解是比較多的,普遍認為腎虛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傷害很大,其實脾虛要比腎虛給我們造成的傷害還要大,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注意脾虛。
什么是脾虛
脾虛就是脾胃虛弱的意思,也是中醫的名詞術語,脾胃虛弱的含義是比較籠統的,包含了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胃陽虛、胃氣虛、脾胃虛寒等。
脾虛大多是因為飲食不節、疲倦過度、憂思日久、年老體衰或者是大病初愈所引起的脾胃虛弱證,脾氣不足,則四肢不用,后瀉則濕不化嘔逆,腹脹腸鳴,是為脾氣虛也。
脾虛的危害
脾虛給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首先會造成食欲下降,因為在中醫理論當中,當濕氣進入體內后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
大多數人在夏天這種濕熱的環境中食欲會大大下降,這就是脾虛的表現。
除此之外,脾虛還會導致舌苔變化,患者經常會感覺口內黏膩,面色晦暗發黃,而且脾虛的人濕氣也很重,并且還會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而且脾胃虛弱的人在清晨起床的時候會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脹,這就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是比較虛弱的。
脾虛容易引發什么癥狀
脾虛的病程是比較長的,很容易引發大便稀溏、色淡無臭味,食后易瀉,吃多后容易腹脹等癥狀,平時也是面色萎黃,而且神疲倦怠。
除此之外,還會口不知味,不思飲食,精神不振,形體也會漸漸的消瘦,形寒肢冷,并且肢體感覺比較困重,小便也會出現各種不利。
脾虛怎么辦
脾惡濕喜燥,如果有濕邪入侵,就會導致脾虛濕困,所以想要健脾,關鍵在于化濕。
我們可以多喝一些小米粥,小米補虛損,開腸胃,而且健胃除濕,能和胃安眠,非常適合脾虛的患者食用。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吃一些山藥薏米芡實粥,健脾益胃,補氣血的效果更加。
脾虛的危害一點都不亞于腎虛,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威脅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常注意脾胃的調理,以免出現脾虛的癥狀。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