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老了老了病就來了,走不動路了。其實老人走不動路和膝關節有著很大關系,想要老了之后還能爬山、跳舞,那么保護膝關節從現在開始。
膝關節炎病因
膝關節炎的多發人群為中老年人,主要由于外傷、過度勞累、骨質增生、體重過重、遺傳、不良走路姿勢等引起。常常出現膝蓋紅腫、站立行走困難、關節有響聲。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會出現關節的畸形、肢體不靈便甚至出現殘廢。
膝關節炎疾病特點
疼痛
膝關節炎大的特點是疼痛,活動則疼痛加深,休息則會減輕。但出現扭傷、受涼和過度勞累之后,疼痛也會加劇,甚至腿不能自由活動。
紅腫
膝關節內的滑膜增生和積液會導致關節紅腫,初期關節紅腫會因受涼或外傷引起,到了后期膝關節會出現長期性的腫脹。
有響聲
膝關節炎多數會出現走路有響聲現象,在行走站立過程中,關節會出現被卡住現象,需要嘗試性的彎曲或活動關節,直到有響聲后才能自由活動。
“打軟腿”
打軟腿指的是在行走時出現膝蓋發軟的現象,甚至出現跪到或摔倒,同時伴有劇痛。另外,長時間的坐著,關節還會出現“膠著”現象,導致腿部不能立刻活動。
其他表現
膝關節的軟骨被破壞、滑膜的增生等,導致膝關節不能完全伸展或彎曲、下蹲、拿重物,甚至隨著膝關節炎的發展還會出現關節變粗、畸形腿(X或O型腿)。
1.控制體重,人體在站立或行走時膝關節的負重是體重的1-2倍,所以體重增加會給膝關節帶來負擔。一旦體重增加之后要積極減肥和控制體重,而已經屬于肥胖的人群不宜采取跑步、下蹲和爬樓梯等減肥方式,避免加重膝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