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里有一個名詞稱為“面診”,其意思是說醫生也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臉色來判斷疾病。另外,在中醫里還有“其華在面”的說法,氣血是否充盈、肝臟是否干凈、人體是否上火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從面部反映出來。
從立夏開始我們就正式的進入夏季,很多人會出現油光滿面的現象,在大家傳統的思想中油光滿面可能是一種福氣的表現,但事實并非如此,油光滿面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調、內分泌失調、肝火旺盛的現象。
脾胃濕熱引起油光滿面
引起脾胃濕熱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脾胃功能狀態卻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胃主降濁,如果脾胃虛弱則不能很好的運化體內的水液,水反而形成濕氣,而谷則形成滯留。兩者在體內停留時間長則形成濕熱。
夏季天氣潮濕炎熱是導致脾胃濕熱的外因,飲食不潔、過飽、冷熱刺激等是造成脾胃濕熱的主觀因素,而“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過度的思慮也是導致脾胃濕熱的原因。
脾胃濕熱除了表現為油光滿面之外,還會有三方面的表現。其一,腹脘部位出現灼熱、反酸和消化不良。
其二,在口腔和食欲方面,脾胃濕熱表現為口苦、口干、口甜、口中粘膩、泛酸、不喜飲水。
其三,排便方面,脾胃濕熱會引起小便黃、大便不暢通,表現為上火現象。
所以,油光滿面并不是有福氣的表現,而是一種脾胃失調所引起的疾病現象,那么針對脾胃濕熱吃什么呢?
1.赤小豆薏米粥
將薏米、赤小豆、粳米三物以1:1:1的比例進行煮粥食用,并堅持食用,因為薏米和赤小豆都是祛濕的食材,甚至說是藥材。
2.麥冬茶
麥冬在中醫看來具有疏肝、清熱和養陰的功效,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麥冬能入胃養胃液;入脾,助脾散精于肺。而麥冬茶主治胃熱陰虛型胃炎等。
3.冬瓜湯
冬瓜在中醫看來性味甘、寒,具有消熱、利水和消腫的作用。尤其冬瓜皮更是一味中藥,主要用于治療小便不利、口渴、小便赤黃等現象。
利用冬瓜連皮煮湯,作為日常美食,既養生又養顏。
內分泌失調引起油光滿面
夏季的油光滿面還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皮脂分泌旺盛、出汗多等也會引起油光滿面的現象,而其皮膚還容易粗糙,易發生痤瘡、粉刺等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