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谷氨酰轉肽酶,說起谷氨酰轉肽酶,很多人可能都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實谷氨酰轉肽酶廣泛分布于人體內部,它的平衡與否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谷氨酰轉肽酶高的原因,了解一下谷氨酰轉肽酶高的危害,以及如何進行治療。
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腎內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U/L(γ-谷氨酰對硝基苯胺法)。此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硬變失代償時僅輕中度升高。但當阻塞性黃疸時,此酶因排泄障礙而逆流入血,原發性肝癌時,此酶在肝內合成亢進,均可引起血中轉肽酶顯著升高,甚至達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顯升高,有助于診斷酒精性肝病。
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原因
一、原發性肝癌,腺癌等
可由原發性肝癌,腺癌等引起,特別是在惡性腫瘤發生率高達90%;
二、肝病
谷氨酰轉肽酶偏高常見于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等,也可見于膽臟疾病;
三、長期嗜酒
長期嗜酒,或者長期服藥造成,避孕藥也可引起r-谷氨酰轉肽酶偏高。
四、工作壓力大
也可能是因為人們工作壓力大,環境污染嚴重而導致的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終引起谷氨酰轉肽酶的偏高。
病理性原因
一般醫學決定性水平是谷氨酰轉肽酶<25U/L,可同時除外病理學和生物學變異;谷氨酰轉肽酶偏高50-200U/L,應查核包括藥理原因在內的生物學變異;谷氨酰轉肽酶偏高>200U/L,通常為肝膽疾病。
1、急性病毒性肝炎
當患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從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轉肽酶升高。這個因素也是常見的,也是不容忽視的。長期治療是慢性乙肝大的特點,所以藥物的安全性是每一個抗病毒藥物首先應具備的條件。以名正阿德福韋酯膠囊為代表的阿德福韋能夠廣泛應用于抗病毒治療,也得益于阿德福韋良好的藥物安全性。在抗病毒治療中,阿德福韋極少出現不良反應,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議治療中定期復查尿常規,監測不良反應發生。
2、慢性活動性肝炎
在發生慢性活動性肝炎的時候,谷氨酰轉肽酶常常高于正常1-2倍,如果長期升高,可能有肝壞死傾向。
3、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
而在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由于谷氨酰轉肽酶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也會出現谷氨酰轉肽酶偏高。
4、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酰轉肽酶幾乎都會上升,這成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5、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
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谷氨酰轉肽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但谷氨酰轉肽酶升高并非全部都是肝癌的前兆,需要結合其它檢查綜合評判病情。
6、原發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早期
原發性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早期,也會出現谷氨酰轉肽酶升高現象。
7、脂肪肝
脂肪肝病人也會出現谷氨酰轉肽酶升高,但一般營養性脂肪肝時,血清谷氨酰轉肽酶活性多數不超過正常值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