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尿蛋白,相信即便不知道的人看名稱就可以知道是尿內出現蛋白的意思。尿蛋白是身體出現異常的體現,而尿蛋白高則更是說明了身體的不適。那么你知道尿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尿蛋白高有哪些危害呢,尿蛋白高怎么治療呢?想了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常見表現,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現蛋白尿。
但是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里不含蛋白質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質,但當腎臟發生病變時,隨血液循環流動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因為腎臟濾過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質“漏網”。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治療措施
出現尿蛋白病理上是腎臟內免疫反應引起腎小球內濾過和粘膜屏障消失或嚴重破壞。常規的西醫是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如強的松和環磷酰胺等藥物治療,起到緩解,一過性減輕腎內變態反應強度,暫時減少尿蛋白的作用。但西醫也有很多副作用,如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傷等。治療腎炎蛋白尿的常用藥物有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這類藥也可降蛋白尿,降血壓,保護腎功能。
環孢素和酶酚酸酯,這類藥有較好的降蛋白尿作用,但價格昂貴,停藥后易復發是其缺點。常規用藥只能起到緩解病癥的作用,并不治本,患者還需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病情,主動配合治療,飲食、生活上嚴格控制,才能早日擺脫病痛的折磨。
可以導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包括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常見有劇烈運動后,發熱的極期,進食高蛋白飲食;胡桃夾現象;各種腎臟病和腎血管病等。
偏高原因
病理性的原因
蛋白尿的出現是腎小球疾病的癥狀表現之一,主要是由于腎小球慮過膜對于蛋白質的通透性增加,結果導致大量的蛋白尿流經尿液,而產生蛋白尿。
在這尿路感染也是造成蛋白尿的因素之一,所以朋友們在檢查出蛋白尿不要過于慌張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腎病,應及時的到醫院做下相關的檢查,在排除腎病疾病的因素之后,只要接受治療控制治療后是么,蛋白尿會基本消失的。
生理性的蛋白尿
主要是由于天氣的寒冷或者加上身體上的疼痛導致腎虛管痙攣,產生一過性的蛋白尿;運動過多,身體機內無氧呼吸,導致身體內的酸性物質分泌增加,刺激腎臟組織,終導致蛋白尿升高;在這就是飲食大量的高蛋白物質,也會造成一時性的蛋白尿升高。
尿蛋白高的檢查
有些患者通過自己的尿液懷疑自己的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但是苦于不知道怎么檢查蛋白尿,而沒有行動,這很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誤。
定量檢測
尿蛋白一般進行24小時定量檢測,目前臨床多采用簡易的半定量法。在進行尿蛋白定性時,應綜合各種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適宜的方法。盡管定性試驗比較方便,但有時難以反應蛋白尿的實際情況,有條件時,好進行定量檢查。
危害一
發生蛋白尿時,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內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體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體溢入小管細胞漿,隨后的細胞損傷可刺激炎癥和疤痕形成。
危害二
在腎衰模型中,可以觀察到血清蛋白在腎小球系膜中的蓄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增生各系膜基質合成增加,從而產生腎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