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兇猛的禽流感,研究禽流感疫苗是很迫切的一件事。目前,人們在使用的達菲被當做是公認的對抗禽流感有效的藥物,但是這種藥物也是有弊端的,因此國家在研究新型的疫苗,專家表示投入市場,正常需要6到10年的時間。那么如果沒有疫苗,人們應該怎么辦呢?禽流感的預防措施你還記得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禽流感疫苗以及禽流感預防與控制。
在前些年禽流感爆發的時候,在使用了達菲治療后仍然有死亡的案例,那么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今天專家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如何使用?
抗體與達菲合用將更有效
目前,在治療流感中,達菲是常用的藥物,也是公認的對抗禽流感有效的藥物。但是在去年禽流感暴發之時,遺憾的是多個病例在使用達菲治療后仍然有死亡病例。專家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達菲治療后,體內對達菲敏感的流感病毒逐漸被不敏感的耐藥流感病毒替換,這種情況可以在治療后的兩周內發生,從而使達菲治療逐漸失效。此時,如果感染者的免疫應答有效,可以通過機體的免疫力來清除病毒。機體細胞免疫應答產生的時間需要1周左右、抗體應答的產生需要三周左右。也就是說,一周內是機體脆弱的時候,缺少特異性免疫應答保護,此時如果有藥物治療,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復制而不至于失控。
但是,有些感染者治療過晚或其體內的免疫系統應答過于緩慢而不能控制體內出現耐藥毒株時,這些感染者的預后常常是不樂觀的。從這些臨床的觀察可以推測,未來如果能夠把抗H7N9抗體與達菲藥物聯用,由于抗體與達菲藥物作用機制不同,聯合使用將更為有效并有可能防止耐藥毒株的出現。抗體也可以單獨使用而具有治療作用。
多久投入市場?
需6到10年 特殊情況半年亦可
“疫苗從研制到投入市場,正常需要6到10年的時間,當然在特殊情況下,6個月內亦可能投入臨床。 ”專家說,在等待疫苗進行臨床試驗的過程中,也找了其他一些更快的途徑,比如從康復者體內克隆出抗體基因,在體外進行大規模生產。在感染者體內同時注入達菲和抗體,兩者將起到互補作用,將對感染者達到更有效的治療作用。
當然抗體在臨床運用前也需要經過臨床試驗,但這個時間遠遠低于疫苗臨床試驗所需要的周期。同樣也可以作為戰略儲備,手上有這樣的技術,一旦流感疫情大規模暴發,隨時可以啟動從而挽救感染者生命、獲得控制疫情的寶貴時間。
而這樣的一個儲備,對老百姓無疑是顆定心丸,少了一種對流感的恐懼。
誰適合接種?
或在“橋梁人群”中率先使用
每一個疫苗研制成功后,必然會考慮其接種人群是什么?曾經有人提到,研制H7N9疫苗早了一些,因為疫苗是預防人傳染人,預防大規模流行的,而H7N9還未出現明顯人傳染人的情況。
專家認為,對于普通的白領或者市民來說,接種這種疫苗確實還沒有太大的必要。但是H7N9基因疫苗對于特殊人群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禽流感主要是在接觸禽類的過程中傳染而來。作為禽類養殖者或者密切接觸者,時時面臨著這樣的威脅。但往往他們并不只與禽類接觸,還會與普通人接觸,這類人群被稱為“橋梁人群”,禽流感通過他們就有了機會進一步傳播。如果有了這樣的一個疫苗,主要接種橋梁人群,將會少一些恐慌,多一層保障。如果這些特殊的人群進行接種,那么不光保護自己,對普通的人也會多一道保護屏障。
未來,H7N9禽流感疫苗將在活禽和養殖場工作人員、野外工作者、常去活禽市場的家庭主婦等人群中推廣接種。
臨床有無風險?
保障有替代技術 正研制另兩種疫苗
流感疫苗傳統的工藝,大都是以滅活疫苗和裂解疫苗為主,把病毒株分離出來,在體外能夠穩定傳代,就可以大量擴增,殺死病毒,然后作為疫苗進行接種。但是2003年荷蘭H7N3毒株制備的滅活疫苗在臨床試驗中失敗,這給傳統的疫苗制備方式投上陰影。由于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科研人員擔心傳統的方式難以對付H7N9,因此考慮采用基因工程疫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