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中或直接感受濕熱之邪,或內濕蘊郁化熱,或長期大量應用激素類藥物,易損腎陰、抑腎陽,使機體陰陽失調,水火失濟,氣化之機怫郁,水濕無以宣行,內郁化熱;或久用助陽生熱之品,有助濕化熱之弊。
濕熱一旦形成,則外郁肌表,內困脾土,進而流注下焦,壅滯腎脈,致脾腎虧損,封藏失職,從而出現蛋白尿。
三、瘀血
水能病血
水為至陰,其本在腎,若腎病則水無所主,失于正常運行而停蓄于體內,水濕壅盛,必然阻滯氣機,則血液運行停滯而產生瘀血。
久病必瘀
腎病蛋白尿患者大多病程較長,反復發作,經久不愈。一方面常耗氣傷血,因虛致瘀;一方面又多深入血脈致脈絡瘀滯。
另外,內生之毒(濕熱濁毒)與外感之邪(風寒、風熱)亦可導致并加重腎絡的瘀阻。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各種腎小球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狀態,其程度往往與腎病蛋白尿的嚴重性相平行。
辨證分型
一、風邪襲腎
起病一般較突然。證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噴嚏,咽喉不利,顏面浮腫,甚則延及全身,尿少,苔薄,脈浮。
偏風寒者,常伴惡寒無汗,咳喘,尿少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偏風熱者,常伴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尿少色黃,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滑數。常見于急性腎炎水腫期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期。蛋白尿或血尿往往突然加重。
二、濕熱蘊腎
突然起病或緩慢起病。證見面浮肢腫,胸痞腹脹,納呆便溏,尿短混濁或尿頻而灼,淋瀝不盡,少腹拘急,或發熱惡寒,身重腰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常見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及腎病綜合征的早、中期。蛋白尿或血尿日久難消。現代報道與濕熱相關的指標包括:血膽固醇(ch)、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循環免疫復合物、血尿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8均升高。
三、瘀血阻腎
起病一般較緩慢。臨床以面色黧黑、晦黯、皮下紫斑或瘀點、疼痛固定不移或刺痛、肌膚甲錯或四肢麻木等血脈運行不暢癥狀為主,水腫較頑固,日久難消,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或舌下靜脈曲張,或脈沉澀者。
常見于慢性腎炎的中、后期,腎病綜合征各期。蛋白尿或血尿經久難消。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升高,血液流變學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均升高。若腎小球內纖維蛋白相關抗原沉積,則可作為瘀血的一項客觀指標。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您介紹的腎炎蛋白尿,你們都了解了吧。這對于不明白什么是腎炎蛋白尿的人來說,真的是極好的。看了上面說的慢性腎炎蛋白尿以及尿蛋白微量,感興趣的還可以去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