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一種呼吸道疾病,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患上的疾病,此疾病多發于兒童,對患者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那么你知道麻疹的癥狀有哪些嗎,麻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去預防麻疹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這個疾病不是一開始就將所有的癥狀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具有階段性的,由于各個時期都有所不同,是因為在發展的階段表現出來的癥狀各不一樣。
麻疹是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常并發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氣管炎、肺炎等,麻疹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嚴重并發癥。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發病顯著下降。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干燥、日光、高溫均敏感,紫外線、過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對麻疹病毒均有殺滅作用,但在低溫中能長期存活。
麻疹的癥狀
一、前驅期
這個階段一般持續三四天。表現為發燒,同時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涕、喉嚨疼痛、咽部充血等類似感冒的卡他性癥狀。眼睛也會出現結膜充血、畏光、流淚等表現。為明顯的特征就是在患兒口腔內兩側的接近第一臼齒頰粘膜上,出現0.5-1mm大小的白色小點,在小點周圍還有紅暈,這就是科普利克斑,對于早期診斷麻疹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二、出疹期
顧名思義,在這個階段,將陸續開始出現皮疹,一般是在發燒的第四天左右,持續三五天。皮疹早出現在耳朵后、發際,漸漸蔓延至顏面部、頸部,再由上往下波及胸腹部、背部、四肢,后達到手掌與腳底。除了有皮疹之外,在出疹的高峰期,患兒會發高燒,嚴重的還會出現肺部病變、肝脾輕度腫大。
三、恢復期
麻疹屬于自限性疾病,當出疹三五天之后,體溫會慢慢下降,全身其他癥狀也開始有所減輕。按照之前出疹的順序,皮疹依次消退,不過會留下淡褐色的斑,同時會有脫皮的表現。這個階段大約持續一到兩周。
診斷
持續性發熱,咽痛,畏光,流淚,眼結膜紅腫等。在口腔頰黏膜處見到麻疹黏膜斑。
發熱4天左右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出診順序為耳后、頸部,而后軀干,后遍及四肢手和足。退疹后皮膚脫屑并有色素沉著。2周前與麻疹患者有接觸史。較易做出診斷。早期鼻咽分泌物找多核巨細胞及尿中檢測包涵體細胞有益早期診斷。在出疹后第一天或第二天檢測血清麻疹抗體,若陽性即可確診。
麻疹的治療
一般治療及護理
1.患者應在家隔離、治療至出疹后5天。有并發癥患者應住院隔離治療,隔離期延長5天。
2.保持室內溫暖及空氣流通,給予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水分要充足;保持皮膚及眼、鼻、口、耳的清潔,用溫熱水洗臉,生理鹽水漱口;用抗生素眼膏或眼藥水保護眼睛,防止繼發感染。
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用小劑量退熱藥,但體溫不得降至39℃以下,或適量鎮靜劑防止驚厥。忌用強退熱劑及冰水,酒精等擦浴,以免影響皮疹透發。煩躁不安或驚厥者應給復方氯丙嗪、魯米那、安定等,咳嗽重痰多者,可服止咳祛痰藥,前驅期癥狀嚴重者,早期給予丙種球蛋白肌注,以減輕病情,重型麻疹有DIC者應及早用肝素或輸新鮮全血治療。對皮疹遲遲不透者應注意有無并發癥發生,并作出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