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腫瘤一般不主張取活體組織檢查,因切開包膜后可引起腫瘤擴散,易于復發及轉移。常在手術時作冰凍切片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但這樣延長了手術時間,而且有時冰凍切片也不能確診。
所以,現在除唾液腺造影外,國內外學者都在探討新的診斷手段,如CT、超聲、同位素、細針吸取等方法,以提高術前對腫瘤性質的認識。因有的腫瘤包膜不完整,采用單純沿包膜剝離的方法,常有復發,故手術時多從包膜外正常腮腺內切除部分腺體或整個腺體,保留面神經。惡性腫瘤不僅作腺體全切,有時還需切除腫塊外正常組織,必要時犧牲面神經。
米庫利奇氏病、舍格倫氏綜合征及干燥綜合征
一組發生于唾液腺的自身免疫疾病。病理可見大量淋巴細胞浸潤于腺體內,并取代腺泡,表現口干及腺體腫大等癥狀。
一個或多個、單側或對稱性雙側唾液腺和淚腺呈進行性腫大(腮腺腫大較多,頜下腺、舌下腺、其他小唾液腺也可腫大),除腫大外無其他癥狀者,稱為米庫利奇氏病。口干、眼干、結締組織病(常見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三者當中有兩者,則稱為舍格倫氏綜合征。
只有口干、眼干稱為干燥綜合征。有的病例在腫大的腮腺或頜下腺中可觸及到腫塊為淋巴細胞浸潤形成的假腫瘤,臨床上稱為腫瘤型或結節型,口干者易合并感染,本病可以惡變。
除臨床表現外,唾液腺造影可協助診斷,因為分泌腺泡為淋巴細胞浸潤所代替,失去正常排空能力,故造影劑排出特別遲緩。同位素99mTC掃描對診斷也有一定價值,唾液腺易濃聚核素,此時腺泡破壞,被淋巴細胞浸潤代替,故攝取減少。
唇腺活組織檢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唾液腺變化,故可作為診斷的參考。對癥療法如人工淚液、用含有甘油的水含漱,可使口腔潤滑;手術治療適用于單個腺體病變的腫瘤型或結節型,既可去除部分自身抗原,阻止病情發展,又可預防惡變。對病變廣泛嚴重者,可試用免疫抑制療法。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唾液腺囊腫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唾液腺囊腫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祝患者早日康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