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措施
由于本病病因及發病機理還不清楚,目前還缺乏特異的、規范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因而,首先明確癥狀的主要方面,因人而異,對癥施治,包括2個方面。
①心理治療
是針對病人的心理病理因素,通過衛生宣教,使病人了解出現癥狀的生理知識,以協助病人改善對癥狀的反應,再通過調整日常生活節奏、加強體育鍛煉,改善營養,減少對環境的應激反應等方法以減輕癥狀;
②藥物治療
應用調整中樞神經系統神經介質活性藥物,以消退心理、情緒障礙,或應用激素抑制排卵以消除乳房脹痛等嚴重PMS癥狀。為便于臨床參考,仍按控制主要癥狀的治療方案分述如下。
(一)加強衛生宣教
使病人認識到PMS是育齡婦女的普遍現象,通過一系列生活方式的調整和簡單的藥物治療,就可獲得緩解,從而消除病人對本病的顧慮和不必要的精神負擔,使在癥狀出現前有心理上的準備和采取下列一些生活、營養等方面的預防措施。
(二)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
已廣泛用于治療PMS。據報道,每日服用Ca1000mg,Mg360mg可改善黃體期的負性情緒、水潴留及疼痛,可是其作用機理并不了解,治療效果亦有很大差異。有病人治療后癥狀顯著改善,有些則完全無效。
(三)糾正水潴留
由于缺乏實驗證實,PMS病人體內確有液體潴留,故不必要立即給予利尿劑。減少食鹽攝入,補給鈣、鎂礦物質后,癥狀未見改善,或在黃體期體重增加>2500g,則可給予利尿劑—螺內酯(安體舒通)25mg,日4次,于周期第十八~二十六天服用。鉀排出量少,不需補鉀,且不易發生依賴性。除減輕腫脹感,降低體重外,還可緩解精神癥狀,包括昏睡、嗜眠、抑郁、憂傷。
(四)乳腺脹痛
用奶罩托起乳房,減少含咖啡因的飲料攝入和口服避孕藥有助于緩解癥狀。經濟且副反應較少者,為口服甲地炔諾酮,它是一種具有雄激素及抗E、P特性的合成19-去甲甾體。通過阻斷乳腺的E受體,消除乳腺的周期性改變,可有效地減輕乳房脹痛及觸痛,并可消散乳腺結節或縮小結節體積。副反應主要是由其雄激素特性所引起的痤瘡等。重癥病人可應用丹那唑。
(五)控制精神神經癥狀
PMS診治常與精神病學科有關。凡重型情感障礙病人,須邀請精神病科醫生共同治療。通過藥物治療亦僅能減輕癥狀,使病人感覺好轉,改善功能狀態,而不能徹底消滅癥狀。且由于個體對藥物反應有很大差異,事前不能預測何種方案對某一特定病人療效更好,因此在確定方案前需要進行試驗性治療,每一治療方案好應用三個周期才能明確。
1.經前焦慮性情感異常
癥狀短于1周者應強調體育鍛煉、調整飲食結構、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等自助療法。必要時可于黃體期服安定劑,眠爾通200~400mg,或利眠寧5~10mg或安定5mg,日服3次。頭痛、肌肉痛、盆腹腔痛等癥狀較突出者,可服用萘普生,首劑500mg,以后250mg,日2次;或甲滅酸(撲濕痛)250~500mg,2~3次/d。睡眠異常,由于失眠導致白天疲乏、情緒改變者,可給多慮平,開始劑量10mg,需要時可增至25mg,睡前1~2小時服。
2.經前加劇的憂郁性情感異常
可在整個周期服用抗抑郁劑,如三環抗憂郁藥,或于每晚就寢前服去甲替林25mg,需要時可增加劑量,直至125mg;或氯丙咪嗪25mg/d,必要時可增至75mg/d。或每日上午服氟苯氧丙胺20mg,失眠突出者應避免開始即予服用。
3.躁郁循環性氣質
躁狂情緒與輕度抑郁情緒交替出現者,可給予服用抗躁狂藥物——丁螺旋酮。可于月經前12天開始服用,25mg/d;或阿普唑侖0.25~5mg/d,于月經前6~14天服用。癥狀持續日期較長者,可從月經前14天起服,直至行經第二天止,0.25mg,日3次,根據病人反應而增量,直至4mg/d,行經開始后以每日25%遞減直至卵泡期,否則會有撤退性焦慮發生。氨酰心安,可穿越血腦屏障,阻斷CNS及外圍β-受體,產生交感神經阻滯作用,且有降低血漿腎素活性,抑制醛固酮排出,也可緩解躁急情緒,劑量50mg/d。
(六)激素治療及抑制排卵
1.孕酮治療
雖然并未明確PMS發病伴有孕酮缺乏,但在黃體期應用孕酮治療普遍受到臨床學家的支持。常用孕酮栓陰道塞藥,200~400mg/d,或口服微粒化孕酮200mg,2/d。
2.抑制排卵
僅適用于許多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癥狀特別嚴重喪失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者。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經前綜合癥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手段了,大家在看完之后是不是對經前綜合癥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呢。在出現經前綜合癥的時候,患者不能緊張,要平心靜氣的接受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習慣,還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化身體,這樣才不會被疾病所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