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1.脾大,肋下未觸及脾者,脾區B型超聲顯像檢查可供臨床參考。
2.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或血小板可以單一或同時減少。
3.增生性骨髓象。
4.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細胞數接近或恢復正常。
治療
應治療原發病,若不能收效而原發病允許,可以考慮脾切除。
①脾大造成明顯壓迫癥狀;
②嚴重溶血性貧血;
③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
④粒細胞極度減少并有反復感染史。
脾切除后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對于臥床或老年患者有引起血栓并發癥的危險,去除了保護性濾血器官,幼年患者易發生血源性感染。所以對幼年、老年及長期臥床的患者切脾要特別慎重。近年來,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發展,一些患者可采用部分脾動脈栓塞(PSE)的辦法來解決脾亢,其優點是既能控制脾亢,又能保留脾臟的部分功能。
中醫治療
(1)氣滯血阻治法
金鈴子散或失笑散加減。方中金鈴子疏肝理氣,元胡活血止痛,五靈脂蒲黃活血祛瘀,若氣滯血阻較甚兼有寒象者,可酌加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祛瘀之藥,以攻除其積。
(2)氣結血瘀
膈下逐瘀湯合六君子湯加減。方中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五靈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烏藥、枳殼行氣止痛,甘草益氣緩中。如積塊大而堅硬作痛,可用鱉甲煎丸以化瘀軟堅。
(3)正虛瘀結
八珍湯合化積丸為主。八珍湯中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和血。化積丸中三棱、莪術、阿魏、蘇木活血化瘀,香附,檳榔疏肝理氣,海浮石、瓦楞子軟堅消瘀,雄黃解毒殺蟲。若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等以氣虛為甚者,可加黃芪、山藥以健脾益氣;若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脈細等以血虛為甚者,可加首烏、阿膠以養血補血。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脾功能亢進的相關內容了,脾功能亢進患者在平時一定要做好護理,生活要有規律,合理飲食,不吸煙、酗酒,不要偏食,在平時的生活中要保持適當的鍛煉。如果出現狀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