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病的并發癥
1、心房纖顫
是常見的心律失常,發生率50%以上,為早期的并發癥,有時為首發病癥,可為首次呼吸困難發作的誘因或體力活動受限的開始。應盡快滿意控制心室率或恢復竇性心律至關重要。
2、血栓栓塞
來自左房→20%發生體循環栓塞;80%體循環栓塞者有AF;1/4體循環栓塞者有反復和多發;2/3體循環栓塞為:腦栓塞→偏癱失語;四肢動脈栓塞→肢體的缺血、壞死;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小腸壞死、出血性腸炎;腎動脈栓塞→血尿;脾栓塞→脾區疼痛。右心衰右房附壁血栓和/或盆腔靜脈、下肢深靜脈血栓→肺動脈栓塞;左房大塊血栓或帶蒂血栓→堵塞二尖瓣口→猝死。
3、呼吸道感染
肺淤血的基礎上,很容易出現。常見。合并細菌感染,加重心衰。但肺淤血不利于TB的生長,不易合并肺內TB。
4、心力衰竭
為晚期并發癥是RHD的主要致死原因,心衰在RHD發生率占50—70%,劇烈活動、妊娠、活動風濕常常是誘發因素,發生急性肺水腫和大咯血的危險減少,此為保護性作用,但其代價是心排血量降低。
5、感染性心內膜炎
發生率6—10%,發生在瓣膜病的早期,晚期瓣膜鈣化或心房顫動者更少見,贅生物的部位位于血流從高壓腔經狹窄口到低壓腔產生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與該處的側壓下降、內膜灌注減少有關,有利于微生物沉積、生長。
6、急性肺水腫
為嚴重并發癥,特別是在早期,右心功能還好時,常劇烈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感染、妊娠分娩、并發其它快速心律失常,而誘發急性肺水腫。表現為:呼吸困難、紫紺、不能平臥、端坐呼吸;咳粉紅色泡沫樣的痰;雙肺布滿干濕性羅音,如不及時救治,可能致死。
心臟瓣膜病的治療
心臟瓣膜病的治療包括藥物等內科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
1.內科治療
對于出現鈉水潴留等心力衰竭表現者應用利尿劑,對于出現快速房顫者應用地高辛、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等控制心室率,對于有血栓危險和并發癥者應用華發林等抗凝治療。同時強調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適當限制鈉水攝入、預防感染等誘發心力衰竭的因素。
2.外科手術
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或瓣膜成形等手術治療是心臟瓣膜病的根治方法,對于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癥狀的心臟瓣膜病患者,應積極評價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爭取手術治療的機會。
3.介入治療
主要是對狹窄瓣膜的球囊擴張術,對于重度單純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和先天性肺動脈瓣狹窄者,若瓣膜鈣化不明顯,可以選擇經皮瓣球囊擴張術,可以達到擴大瓣口面積、減輕瓣膜狹窄、改善血流動力學和臨床癥狀的目的。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心臟瓣膜病的一些癥狀以及心臟瓣膜病的一些治療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了一定了解了,也知道了心臟瓣膜病的并發癥有哪些了。因此,患上心臟瓣膜病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哦,不然引起并發癥會更加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