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的癥狀
1.青壯年多發
在神經性皮炎的表現初期,我們的皮膚只是會表現出瘙癢的情況,如果我們經常性的抓撓,我們的患處就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皮疹,多呈現出圓形。
丘疹增多后逐漸融合、擴大,形成邊界清楚、皮紋加深和皮嵴隆起的苔蘚樣變斑塊。
淡紅、淡褐或正常皮膚色,或有色素沉著,數目及大小不等,表面干燥或有少許細鱗屑,周圍有散在的扁平丘疹,常見抓痕或血痂。
2.好發生于頸部
神經性皮炎好發于頸部兩側、頸部、肘窩、腘窩、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見于腰背部、眼瞼、四肢及外陰等部位。
皮損僅限于一處或幾處為局限性神經性皮炎;若皮損分布廣泛,甚至泛發于全身者,稱為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3.會有瘙癢的情況
自覺癥狀為陣發性劇癢,夜晚尤甚,影響睡眠。搔抓后引致血痕及血痂,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炎。
4.本病為慢性疾病
癥狀時輕時重,治愈后容易復發。
臨床可分為
①局限型神經性皮炎
90%以上在頸項部。
②播散型神經性皮炎
對稱泛發于軀干、四肢、頸、上眼瞼及頭皮、耳后、外耳孔等處。
神經性皮炎的診斷
醫生應查明初引起瘙癢的可能精神因素、過敏或疾病。若癥狀出現在肛門或陰道周圍,應了解是否有蟯蟲、滴蟲、痔瘡、局部溢液、真菌感染、疣、接觸性皮炎或銀屑病等病因的可能性。
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慢性濕疹。
2.原發性皮膚淀粉樣變,皮疹為半球形棕褐色米粒至綠豆大小堅實性丘疹,密集而不融合,可呈串珠狀排列,多見于小腿伸側。組織病理有特異性。
3.好發于四肢屈側,皮疹為紫紅或暗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具有蠟樣光澤,可見灰白色Wickham氏紋。組織病理有特征性。
4.成人期皮損可類似播散性神經性皮炎,但有嬰兒期濕疹史、家族遺傳過敏史、皮膚白色劃痕癥陽性等其他臨床特點。
結語:通過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對于神經性皮如何治療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神經性皮在初期是沒有什么明顯癥狀的,但是就是由于它的瘙癢,而導致不少患者去對其抓撓,導致皮炎的加重,所以在得了過敏性皮后,我們要避免抓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