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病,看到這三個字,相信大部分的人是頭腦一片空白。因為沒有幾個人知道什么是蠶豆病,對吧。那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蠶豆病,以及蠶豆病的癥狀有哪些,同時還會告訴大家蠶豆病的成因是什么。想要知道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蠶豆病是什么
蠶豆病是一種很不常見的疾病,大多數是發生在長江以南地方。蠶豆病主要是因為缺乏遺傳性紅細胞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人食用蠶豆之后都導致的一種疾病,所以被稱為蠶豆病。而蠶豆病大多數是病發在蠶豆成熟的季節,其他季節一般不會發生這樣的疾病。
患者通常于進食蠶豆后24~48小時內發病,表現為急性血管內溶血,有全身不適,發熱、惡心、嘔吐、迅速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溶血嚴重者出現休克、少尿、無尿、酸中毒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其發病與否,病情輕重與吃蠶豆的數量無關,有時吃1~2粒也難幸免,有時吸入或接觸蠶豆花粉即可發病,甚至有時乳母吃蠶豆也可通過乳汁而致病。本病的貧血程度和癥狀大多很嚴重。一般病例癥狀持續2~6天。如果不及時糾正貧血、缺氧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可以致死;但如果及時得到救治,能擺脫危險而康復。在低發地區,本病易被忽視而漏。目前為止沒有特效根治的藥物,發病后主要是根據病情對癥治療,這就要求蠶豆病患者平時要避免接觸誘發的因素。
蠶豆病的癥狀
1、早期有惡寒、微熱、頭昏、倦怠無力、食欲缺乏、腹痛,繼之出現黃疸、貧血、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此后體溫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續3日左右。
2、蠶豆病的出現一般是與溶血性貧血一同出現的,同時會出現嘔吐、腹瀉以及腹痛、肝功能出現異常。病情嚴重的時候可導致患者昏迷、驚厥,急救不及時會到導致死亡。
3、大多食蠶豆后1至2天發病,早期癥狀有厭食、疲勞、低熱、惡心、不定性的腹痛,接著因溶血而發生眼角黃染及全身黃疸,出現醬油色尿和貧血癥狀。嚴重時有尿團、休克、心功能和腎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時還可見雙眼固定性偏斜。
蠶豆病的成因
蠶豆病常發生于初夏蠶豆成熟季節,在我國西南、華南、華東和華北各地均有發現,而以廣東、四川、廣西、湖南、江西為多。那么蠶豆病的主要成因有哪些呢?全面了解這種疾病,能更好的防范于未然,減輕蠶豆病對身體的傷害。
蠶豆病是一種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乏所導致的疾病,表現為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的情況下,食用新鮮蠶豆后突然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有遺傳缺陷者在食用青鮮蠶豆或接觸蠶豆花粉后皆會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癥――蠶豆病,致病機制尚未十分明了。已知有遺傳缺陷的敏感紅細胞,因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夠的NADPH以維持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的還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蠶豆種某種因子后更誘發了紅細胞膜被氧化,產生溶血反應。G-6-PD有保護正常紅細胞免遭氧化破壞的作用,新鮮蠶豆是很強的氧化劑,當G-6-PD缺乏時則紅細胞被破壞而致病。
據專家所說,只要不吃蠶豆類的食物或者少吃蠶豆類的時候是可以避免患上蠶豆病的。但是遺傳性血紅細胞缺乏者以及消化不良、尿毒癥患者都是不宜吃蠶豆的。
預防蠶豆病的注意事項
1、遠離種植蠶豆的地方,避免接觸蠶豆花粉
2、蠶豆病的發生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家屬中有人得過此病,應禁食蠶豆及其制品
3、在G-6-PD缺陷的高發地區,進行群體G-6-PD缺乏普查
4、凡過去得過蠶豆病的或已知有G-6-PD缺乏者應避免食蠶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藥物
蠶豆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蠶豆病給很多患者的生活帶去了很多的影響,不論是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要給外注意。了解蠶豆病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保護自己,那么蠶豆病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呢
1、新鮮蠶豆及蠶豆制品
新鮮蠶豆比煮熟的蠶豆的氧化性更強。煮熟后的蠶豆偶爾誤吃一兩顆也許不會發生嚴重的溶血。但是新鮮的蠶豆幾乎是百分百的發生溶血,所以除了避免吃蠶豆以外還要盡量避免到蠶豆收獲的季節到蠶豆種植地。因為蠶豆的花粉完全可以令患者發生嚴重的溶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