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沖動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主要特征為情緒不穩定及缺乏沖動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脅性行為的暴發很常見,在其他人加以批評時尤為如此。這種人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暴發非常強烈的憤怒和沖動,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時可出現暴烈的攻擊行為,這種突然出現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和平時是不一樣的。他們在不發作時是正常的,對發作時的所作所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發生。這種沖動發作也常因少量飲酒而引起。
治療方法
1、患者起病急,病程短,癥狀較典型,首先要用足量抗精神病藥有效控制癥狀,但要個體化。
2、靜脈推注安定是快速控制興奮躁動有效的方法之一。
3、醫生、護士及家人對患者的關心是必要的;平和的環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日常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疏導時,護士可以先嘗嘗飯菜,證明飯菜并無異常的氣味,然后再讓患者進食。
當勸說無效時,可以遵醫囑進行鼻飼喂食,同時將藥物碾碎在流質飲食中。在鼻飼喂食時,護士相互配合好,防止患者躁動,將患者護理好,以免抓傷、碰傷。鼻飼完后,再次反復向患者解釋自己進食的必要性與鼻飼的不良反應,使其認識到還是自己主動進食好。
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在住院初期既要保證患者每天的食量,又要充分考慮各種營養的搭配。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各種治療的進行。此外對食欲亢進、暴飲暴食的患者要適當限制入量,必要時可單獨進食。
疾病危害
1、改變性格
患者得病后,性格往往會發生某些改變,表現出諸多異常,是明顯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并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閑事,說大話,夸夸其談,做事有始無終,愛發脾氣,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經精神危害
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類似于神經疾病的癥狀,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癥樣表現等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現。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
入睡困難,睡后夢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
3、影響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僅因病態行為給家人造成身體乃至生命上的傷害,還會造成家庭經濟狀況及家人生活質量的下降、精神負擔加重等情況,尤其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發育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4、危及社會
精神疾病由于受到病理心理的影響和支配,患者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及社會的行為,他們中有的患者難以走出心理誤區,偏執記恨于政府、社會。有的甚至采取過激行為,會出現危險的沖動行為,攻擊他人,多會對被攻擊者的心理和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被攻擊者往往是患者周圍熟悉的人,甚至親人居多。盡管精神病的危害嚴重,但只要人們掌握一些心理衛生知識,及早發現精神心理異常,采取有效措施,讓病人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范的。
5、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長時間不能治愈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此外,自傷自殺是對精神病的危害大的一種行為方式。據臨床調查,自殺率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
結語: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患者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將會對社會和他人產生極大的威脅,對于這樣的情況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見的,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沒有暴露沒有血腥的和諧社會,不是嗎?希望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患者能有一個好的監護人將其看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