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的腸胃都是非常的脆弱的,夏季飲品有很多,冰激凌雪糕,冰鎮冰鎮飲料,這些都是消暑的佳品,食物很容易因為高溫出現變質,近沙門氏菌事件接二連三出現,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夏天正好是新鮮蔬菜上市的季節,很多人都會購買,但是水果在食用的時候你有主意到這些嗎?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卻有不少人因生吃西紅柿被絆倒了,根據據2013年統計,美國已有30個州,幾百人因生食了從墨西哥進口的帶有沙門氏菌的新鮮西紅柿而中毒。
生吃西紅柿也會中毒,這讓不少人十分著急:到底該如何預防沙門氏菌?
而早在幾年前,美國農業部曾召回阿肯色州斯普林代爾加工廠生產的約 1.63 萬噸疑似污染沙門氏菌的冷凍和新鮮火雞肉制品,這也是該國歷史上大規模的肉制品召回事件。
其實在中國也是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的,轟動一時的福建圣農出產的美樂雞被查出含有沙門氏菌,作為主要采購商,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再次躺槍。
生命力頑強耐冷怕熱
沙門氏菌可以適應不同溫度、濕度和酸堿度環境,在水中能存活 2~3 周,在糞便中能存活 1~2 月,在牛乳和肉類中生存時間較長,即使在腌肉中也可生存 2~3 個月。
沙門氏菌適合繁殖的溫度為 37℃,在 20℃ 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在低溫下儲存食品是預防沙門氏菌的一項重要措施。
然而,沙門氏菌對熱耐受力較差,100℃ 立即死亡,70℃ 經 5 分鐘、65℃ 經 15~20 分鐘、60℃ 經 1 小時即可被殺滅。所以,加熱也是一項很好的預防措施。
沙門氏菌的藏身之所
沙門氏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動物腸道內,可通過糞便污染環境和動物制品。
日常食材中,蛋、家禽、肉類制品、水產品是沙門氏菌的主要藏身地。
哪些不適時你可能中招
接觸沙門氏菌后,是否感染主要取決于沙門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