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驅期或侵襲期
在興奮狀態出現前,大多數病人有低熱、食欲不振、惡心、頭痛(多在枕部)、倦怠、周身不適等,酷似“感冒”;繼而出現恐懼。
狂犬病毒不安,對聲、光、風、痛等較敏感,并有喉頭緊縮感。較有診斷意義的早期癥狀是傷口及其附近感覺異常,有麻、癢、痛及蟻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刺激神經元所致,見于80%的病例。本期持續2-4天。
(二)興奮期
患者逐漸進入高度興奮狀態,其突出表現為極度恐怖、恐水、怕風、發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癥狀,乃咽肌痙攣所致,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也不一定在早期出現。典型患者見水、聞流水聲、飲水、或僅提及飲水時,均可引起嚴重咽喉肌痙攣。患者雖渴極而不敢飲,即使飲后也無法下咽。常伴聲嘶及脫水。
怕風也是常見癥狀之一,雖微風也能引起咽肌痙攣。其他刺激如光、聲、觸動等,均可導致同樣發作,嚴重發作時,尚可出現全身疼痛性抽搐。由于常有呼吸肌痙攣,故可導致呼吸困難及發紺。
常見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表現為唾液分泌增多、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壓及體溫升高等。因括約肌功能障礙而出現排尿排便困難者也相當多見。
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雖極度恐懼和煩躁不安,但絕少有侵人行為。隨著興奮狀態的增長,部分病人可出現精神失常、譫妄、幻視幻聽、沖撞嚎叫等。病程進展很快,很多患者在發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環衰竭。本期持續1-3日。
(三)麻痹期
痙攣停止,患者漸趨安靜,但出現弛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為多見。眼肌、顏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下頜下墜、口不能閉、面部缺少表情等。
患者的呼吸漸趨微弱或不規則,并可出現潮式呼吸;脈搏細數、血壓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可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迅速死亡。臨終前患者多進入昏迷狀態。
狂犬病毒期持續6-18小時。狂犬病的整個病程一般不超過6日,偶見超過10日者。
該型患者無興奮期及恐水現象,而以高熱、頭痛、嘔吐、咬傷處疼痛開始,繼而出現肢體軟弱、腹脹、共濟失調、肌肉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呈現橫斷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癥狀。
其病變僅局限于脊髓和延髓,而不累及腦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樞神經系統。病程可長達10天,終因呼吸肌麻痹與球麻痹而死亡。吸血蝙蝠嚙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屬此型。
10治療措施編輯(一)單室嚴格隔離,專人護理,安靜臥床休息,防止一切音、光、風的刺激。
大靜脈插管行高營養療法,茐人員須戴口罩、穿隔離衣及手套。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須嚴格消毒。裝好床欄,防止病人在痙攣發作中受傷。
1.神經系統有恐水現象者應禁食禁飲
盡量減少各種刺激。痙攣發作可予苯妥英、地西泮等。腦水腫可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脫水劑,無效時可予側腦室引流。
2.垂體功能障礙
抗利尿激素過多者應限制水分攝入,尿崩癥者予靜脈補液,用垂體后葉升壓素(Pitressin)。
3.呼吸系統
吸氣困難者予氣管切開,發紺、缺氧、肺萎陷不張者給氧、人工呼吸,并發肺炎者予物理療法及抗菌藥物。氣胸者,施行肺復張術。注意防止誤吸性肺炎。
4.心血管系統心律紊亂多數為室上性
與低氧血癥有關者應給氧,與病毒性心肌炎有關者按心肌炎處理。低血壓者予血管收縮劑及擴容補液。
心力衰竭者限制水分,應用狄高辛等強心劑。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者,可交換靜脈插管;如有上腔靜脈阻塞現象,應撥除靜脈插管。心動驟停者施行復蘇術。
5.其他
貧血者輸血,胃腸出血者輸血、補液。高熱者用冷褥,體溫過低者予熱毯,血容量過低或過高者,應及時予以調整。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狂犬病毒的相關的介紹,大家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一般來說,在一個地區發生狂犬病流行,先有狂犬病在犬群中流行,然后才會在人群中發生狂犬病。希望以上的內容的能夠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