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提到養生,大家都會提倡粗糧,五谷雜糧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那么你知道豆類的營養功效都有哪些呢,每一個不同種類的豆類它的功效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知道黃豆的功效是什么嗎,下面就有請飲食養生匯視頻專家王化虹來為大家揭秘豆中的營養元素。
黃豆
黃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劑、異黃酮、鉬、硒等抗癌成分,對前列腺癌、皮膚癌、腸癌、食道癌等幾乎所有的癌癥都有抑制作用。
黃豆中的大豆蛋白質和豆固醇能顯著地改善和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豆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彈性、健腦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黃豆中的植物雌激素與人體中產生的雌激素在結構上十分相似;黃豆中還富含鈣質,對更年期骨質疏松也有療效;吃黃豆對皮膚干燥粗糙、頭發干枯大有好處,可以提高肌膚的新陳代謝,促使機體排毒,令肌膚常葆青春。
黃豆中的皂甙類物質能降低脂肪吸收功能,促進脂肪代謝;大豆纖維還可加快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從而達到輕身減肥的目的。
綠豆
現代醫學認為: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之功效。如果遇有機磷農藥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醉酒)等情況時,在去醫院搶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進行緊急處理。
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經常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夏天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損失很大,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煮湯來補充是理想的方法,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著重要意義;經常食用綠豆還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紅豆
中醫認為,紅豆具有利水消腫、利尿、消熱解毒、健脾止瀉、改善腳氣及浮腫的功效。《本草綱目》中也記載:“紅豆通小腸、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腫排膿、清熱解毒、治瀉痢腳氣、止渴解酒、通乳下胎。”
紅豆富含鐵質,能使人氣色紅潤,多吃紅豆還可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同時還有補充經期營養、舒緩經痛的效果。
紅豆糖水外敷,可治暗瘡、毒氣、紅腫。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紅豆能促進心臟的活化、利尿,還有健胃生津、去濕益氣等作用,但久服或過量食用反而會令人生熱,所以食用時應遵醫囑。
豇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道,豇豆能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止消渴、吐逆、瀉痢、小便數、鼠莽毒。
中醫認為豇豆性平,味甘、咸,無毒,具有調中益氣、健脾補腎的功效。對泌尿系統疾病具有一定的療效,同時,對遺精及一些婦科疾病也有輔助療效。
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豇豆所含的維生素B1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堿酯酶活性,從而幫助消化,增進食欲。
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本期嘉賓介紹
王化虹
男,主任醫師,教授,消化內科副主任,在胃腸運動和消化內鏡方面有較深的研究。從1990年開始進行有關胃腸運動方面的研究。1998年以來在炎癥性腸病與吸煙及其有關臨床和發病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自2005年以來,對腸內外營養治療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作用基礎和臨床進行了深入研究。
現培養碩士研究生14名,博士生5名。共發表論文50余篇,參加專著編寫5本。
現任中西醫結合學會北京消化分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學會委員、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腸外內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委員會腸外內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消化內鏡雜志》《中國實用內科雜志》《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中國醫藥導刊》等編委,衛生部、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