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脹氣會讓人肚子十分的不舒服,日常生活中,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和不規律的生活習慣,都會讓我們的脾胃受到傷害。那么,脾胃脹氣怎么辦?本期的btv養生堂邀請專家吳中朝來為我們講解,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多多的關注吧!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吳中朝
博士學位。教授,中央保健會診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主任醫師。中國針灸學會針法灸法分會副主任委員,經筋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委員會委員等。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脾胃脹氣怎么辦 按摩這些穴位
太白穴
如果吃飯的時候總覺得剛吃一點就胃脹,甚至還不斷打嗝,有想嘔吐的感覺,不妨在平時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對調理脾氣虛弱有好處。它在足內側緣,第1跖骨關節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另外,常按太白穴還能緩解運動后肌肉酸痛感。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除了強壯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還有調節脾胃的好處。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要緩解胃脹氣,按揉此穴的同時,向上方使勁兒,效果會更好。
背部腧穴
其實這是一類穴,即背部的肝、膽、脾、胃腧穴,緩解胃部脹氣的效果更明顯。不過按摩時,要借助家人的幫忙。
這三個穴位均位于背部,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肝腧,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膽腧,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腧,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腧,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具體穴位不好找的話,可讓家人握拳,用掌指關節在患者的背部中間部位來回滾動,這樣也可把肝、膽、脾、胃腧穴都很好地按摩到。力度以微感酸痛為宜,大概每個穴位按摩一分鐘左右。
脾胃不好怎么調理
第一、飲食有規律
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因此,一日三餐,需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索搭配,要常吃綠色蔬果,以滿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東西,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
第二、適當的鍛煉
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以步代車,上下樓梯盡量少坐電梯,飯后去散步,早上應該進行慢跑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強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
第三、控制好情緒變化
切忌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情緒等于保持良好的食欲。情感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不良的情緒可影響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于胃腸系統的正?;顒?。
第四、注意冷暖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的確是經驗之談,注意保暖十分重要。在冬季到來之際,有胃寒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的人,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可在早上服用一杯生姜泡出來的開水,暖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