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瑜伽體式教學的五個方面
就Asana瑜伽體式的教學而言,一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知識
1)如何去做或練習某個體式。
2)如何教授這個體式。
3)這個體式有那些變化的練習方式(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
4)練習這個體式的益處(包括:生理的,能量的和靈性的)。
5)哪些學生或在哪些情況下應避免練習這個體式。
有不少瑜伽教師和學生都想當然地認為:1)和 2)是一碼事,當瑜伽教師你只要自己能做得好大部分問題就解決了。
但如果你參加一個專業的或由較資深教師開辦的教師培訓,你便明白你的問題從1)才剛剛開始,暫且不論你的自認為“能做或做得好”有沒有問題。
1)和 2)所需要的是兩種非常不同的能力,因此需要接受完全不同的訓練。1)差不多只關乎你自己,2)則牽涉到別人以及和你的關系。
所有有關“教授”的學科都是非常嚴謹和復雜的,這就是為什么師范學院存在的原因。
因為“教授”涉及的是傳遞消息——因此終極的教授是一門交流的科學或心理學。
也許判斷某個瑜伽教師是否接受過“教授訓練”一個方法是:他/她在上課時是否和學生一起做。
如果一個教師非得自己做才能教的話,說明他尚未完成從一個練習者到教師的角色切換,也就是說他也許受過一些體式練習的培訓,卻未受過獨立的教學技巧的培訓。
在我所遇到的所有資深教師中,沒有一個是自己一邊做一邊上課的。
有不少人對我說,當瑜伽教師真好自己鍛煉了身體,同時還能賺錢。這么說的人完全不明白,教師作為服務學生這一角色的性質。
這就好像你去一個飯店,侍者自己一邊端著飯碗吃飯一邊給你上菜那樣滑稽和荒謬。
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練習,便是失職和對學生的忽略。面對一群時刻需要引導、理解、激發和糾正的學生,一個教師怎么可能有時間和空間做自己的練習呢?哪怕學生已進入后的尸體式放松階段,教師也仍然不應該躺下。
對大多數教師來說,在教學之外保持一個穩定的、不斷深入的自我練習是一個挑戰,不少教師在教課一段時間后就覺得干涸、疲憊、乏味和炒冷飯,是因為他們缺乏獨立的、能從中不斷獲得靈感的自我練習。
這意味著必須把教學和自己的練習分開,而這意味著另一點:一個職業的瑜伽教師不僅要花能量在教學和教學的準備上,他必須在此之外設計自己的瑜伽生活方式,以便從中不斷獲取強大的和新鮮的能量。
一個真正的瑜伽士在教授中會付出巨大的能量,生理的、情感的和靈性的能量(如果學生個個都充滿了能量的話,他們也就不需要來上瑜伽課了)。
當然,這只是針對那些把瑜伽當作一條提升覺知境界的道路的教師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