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蛤的營養分析
一種生活于淺海泥沙中的蛤蜊。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忌桃雀蛤》:“海傍有蛤,背有花紋者土人謂之花蛤,無文者謂之沙蛤。”
明馮時可《雨航雜錄》卷下:“西施舌一名沙蛤,大小似車螯,而殼自肉中突出,長可二寸如舌。”
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蛤蜊屬的一種。是太平洋西部廣為分布的種。貝殼大,略呈三角形,較薄。殼頂位于貝殼中部稍靠前方。
腹緣圓,殼表具有黃褐色發亮的外皮。頂部淡紫色。生長紋細密而明顯。貝殼內面淡紫色,殼頂部顏色較深。鉸合部寬大。前閉殼肌痕近方形,后閉殼肌痕卵圓形。
生活在潮間帶下區和淺海的細沙灘。珍貴的海產食品。中國福建省長樂生產較多。
2013年11月13日,世界上老生物的實際年齡比之前測算的還要大100多歲。但可惜的是,這個507歲“高齡”的軟體動物已經被科學家不小心弄死了。
這種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種深海圓蛤類動物,研究人員2006年從北大西洋的海底將其捕撈出來,然后放置在冷凍柜里以待后續研究。然而,當研究者為了分析它而撬開它的殼時,明的生命跡象漸漸消失了。
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家保羅·巴特勒說:“第一次我們計算有誤,也許那時我們正忙于出版我們的發現結果而有點草率。但我們現在能絕對確認我們得到了正確的數字。”
通過計算這個軟體動物內殼上的生長輪數,研究人員初估算出驚人的結果,明已經有405歲了,這個結果已經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