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棗與鮮棗哪個更有營養?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棗子,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食物之一,棗子的功效與作用,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所以關于干棗和鮮棗,愛探索的人們就想知道兩者到底哪個營養高。想知道鮮棗和干棗的區別以及鮮棗好還是干棗好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干棗就是鮮棗經過風干之后所形成的,所以兩者之間的營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下面就來仔細的說一說哪個更有營養。
干棗與鮮棗哪個更有營養
干燥過程中,多種礦物質、糖分和一些保健成分得到了濃縮,但像嬌氣的維生素C損失就比較大了。
鮮棗VC含量可達到243mg/100g;干棗經鮮棗曬干后,VC的含量只為14mg/100g。
棗作為一款深受大眾喜愛的食材,棗給我們提供主要的營養素莫過于維生素C了。
但不同的種類、制作方法,維生素C含量也是有顯著差別的。總體來說,棗也是一款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
超市中,大青棗通常所貼的貨架標簽為臺灣大青棗,但其實是由印度培育出來的外來戶。
其主產期在1月-3月,在這個水果稀缺的時節,通體碧綠,近乎蘋果爽脆的口感,深受消費者青睞。
從營養角度看,和我們平時吃的普通紅棗營養價值上沒有多大差別。
維生素C含量比紅棗略低,一般每100克大青棗含有的維生素C在75毫克-150毫克之間。
生活中,有人喜歡用棗來泡水喝以起到養顏補血的功效。
其實,棗里面含鐵量低且人體對其吸收率也不高,基本起不到補血的效果。
如果還是想泡棗喝,就當水喝好了。雖然棗不能補血,但作為一款有著獨特的風味、足夠的甜味,做個紅棗銀耳羹、桂圓紅棗粥也是不錯的飲食搭配選擇。
據營養專家介紹,鮮棗適合馬上生吃更有利于營養吸收,如果在常溫下放置幾天就會失去鮮脆的口感。
而干棗含糖量高達50%-87%,每100克果肉發熱量為309千卡,與大米、白面相近,煮粥或煲湯等烹飪方式能將營養成分很好地釋放出來。
棗子雖好,但是食用量一定要因人而異,不能因為它營養價值豐富就當飯吃。
一般中等大小的棗子建議大家一天食用量好以3—10個為佳,以免過量食用有損消化功能,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紅棗不宜與黃瓜、胡蘿卜、動物肝臟同食,這樣棗子的營養成分不能得到大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