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巧降血壓
將橘子皮切成絲晾干作枕芯用,有順氣、降壓的功效,對高血壓病人很適用。
13、巧理氣消脹
用鮮橘子皮泡開水,加適量白糖,為橘皮茶,飲后可理氣消脹,生津潤喉。
14、巧治消化不良
將50克橘皮浸泡在酒里。這種酒有溫補脾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嘔吐等癥,對多食油膩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癥,尤為有效。
15、巧清肺化痰
橘子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胃除濕、降低血壓等功能,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可將其冼凈曬干后,浸于白灑中,2-3周后即可飲用,能清肺化痰,浸泡時間越長,酒味越佳。
橘肉的營養價值
橘子的營養豐富,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于胃腸燥熱之癥;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于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癥;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之癥。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興奮,抑制胃腸、子宮蠕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橘子對減肥有利。
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如果把橘子內側的薄皮一起吃下去,除維生素C外,還可攝取膳食纖維——果膠,它可以促進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膽固醇。
在鮮柑橘汁中,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諾米靈”,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抑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對細胞核內的損傷,保護基因的完好。
橘子葉的功效
《本草經疏》:橘葉,古今方書不載,能散陽明、厥陰經滯氣,婦人妒乳、內外吹、乳巖、乳癰,用之皆效,以諸證皆二經所生之病也。
《本草匯言》:橘葉,疏肝、散逆氣、定脅痛之藥也。按丹溪言,此藥其味苦澀,其氣辛香,其性溫散,凡病血結氣結 ,痰涎火逆,病為脅痛,為乳癰,為腳氣,為腫毒,為胸膈逆氣等疾,或搗汁飲,或取渣敷貼,無不應手獲效。
朱震亨:導胸膈逆氣,行肝氣,消腫散毒,乳癰脅痛,用之行經。
《滇南本草》:行氣消痰,降肝氣。治咳嗽、疝氣等癥。
橘子核的功效
理氣;散結;止痛。主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腰痛。用于小腸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腫痛。
①《日華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氣,腎疼。炒去殼,酒服良。
②《綱目》:治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
③《本草備要》:行肝氣,消腫散毒。
④《醫林纂要》:潤腎、堅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