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個房間都有窗戶,每天開開合合,似乎大家從來沒有在意過。可是你知道嗎?其實每天開窗通風的時間也是有講究了,做對了會更加有利于健康,一起來看看家里的窗戶開著好還是關著好。
開窗通風有何好處?
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對我們的健康卻很重要。因為人的生活環境中有很多病菌,可能附著在室內任何一個地方,還會到處飄散,在病菌的影響下,房間內的氣味會變臭,聞起來不太新鮮。通風后污濁的空氣被吹走,病菌數量也減少,吸入體內對呼吸道更有益。
關閉窗戶后室內的氧氣是有限的,時間長了氧氣濃度下降,人們會感覺胸悶,心情很壓抑,這是因為腦細胞缺乏氧氣,興奮度下降了,如果這個時候在工作或學習,整個腦子就會昏昏沉沉,像生銹了一樣。開窗后氧氣充分流動起來,通過肺功能血氧濃度上升,很快就會讓腦細胞煥發活力,思維運作更快。
長時間居住在封閉的環境中,細菌數量會越來越多,雖然肉眼看不到,但是細菌確實存在,人體各個系統都受到影響,生病的風險大大增加,不想經常生病,一定要經常通風。
那么,在什么時候通風比較好呢?一大早起床就開窗,還是等下班回到家后開窗呢?
工作日可以選擇早起后8點,下午1點,每次通風半小時,若周末休息在家,可以推遲2個小時,早晨10點左右,下午1點至4點,盡量不要選擇晚上,因為晚上室外的濕度比較大,溫度有所下降,冷風颼颼,不建議開窗。
要注意的是,若出現4種特殊情況,就不要急著開窗了。比如說室外正在下雨、刮風、有很大的霧霾或風沙,要等待天氣晴朗后再開,否則可能會讓室內環境變臟、受潮,不如用空氣凈化器來替代。
另外,如果住在河邊或路邊,開窗時間也要適當調整,室外濕氣重、蚊蟲多、車流量大的時候不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