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污染有哪些?
廚房是家庭中空氣污染嚴重的空間,其污染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烹飪菜肴時產生的油煙。而在日常生活中做飯產生的油煙存在很多的危害和隱患,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大“隱形殺手”,尤其是經常做飯的廣大女性,更是深受其害。據耳鼻喉專科醫師介紹,近幾年女性喉癌患者數量逐年上升,其致病原因一方面是吸入過多的二手煙,另一個原因就是女性長期在廚房中做飯,吸入過多的油煙,而油煙是屬于空氣污染的一種。英國一項研究報告日前聲稱,在通風系統差、燃燒效能極低的炊具上做飯一小時,對健康造成的損害,相當于每天吸兩包煙。二是從煤、煤氣、液化氣等炊火源中釋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
所以,為了減少廚房空氣污染的不良影響,應在房屋裝修時盡量的把廚房設計得通暢和寬大,在廚房里安裝大排量的抽油煙機或排氣扇;有輻射源的電器要擺在遠離家庭成員經常出沒的場所;做飯時要打開窗戶,保持與外面空氣的對接。同時,還要關好居室的門,盡量減少污染物在室內擴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減低廚房對居室的環境的污染,保證讓您的身體不受到傷害。
油煙為什么會致癌?
專家指出,這與食用油在高溫下的突變有關。比如菜油本身含有較多的亞麻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當油溫升高到60℃時就開始氧化,升到130℃時氧化物開始分解,形成多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中有些就是致癌物;當食油燒到150℃時,其中的甘油會生成油煙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其具有強烈的辛辣味,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當食油加熱到200℃以上時,產生的油煙凝聚物,如氮氧化物等具有很強的毒性;當食油燒到350℃“吐火”時,這時的致癌風險是高的。
同時,中國飲食文化講究煎、炒、烹、炸,而煎炒或油炸都可造成空氣中“苯丙芘”含量增高。而苯丙芘是國際公認的強致癌物質。烹飪時,煎炒菜的高溫油煙產生有毒煙霧,使局部環境惡化,有毒煙霧長期刺激眼和咽喉,損傷呼吸系統細胞組織,如果不加以保護,很容易誘發疾病。長期吸入這種油煙,還會導致哮喘惡化,從而增加患肺癌的機會。
不僅如此,油煙附在皮膚上,會影響皮膚的正常呼吸,久而久之,皮膚就會變得松弛無彈性、布滿皺紋、灰暗又粗糙。因此有專家提醒:如果家庭主婦們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痰中帶血、咽部有異物,嚴重時呼吸困難或頸部出現腫塊等癥狀,且此種癥狀持續一周以上,則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避免廚房油煙危害,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烹飪油不要反復使用
在選購食用油時應選擇一些質量有保證、雜質少的油,以避免不好的油在烹飪過程中產生更多有毒物質。
2.選用高燃燒效能灶具
如果通風不好、煤氣燃燒不徹底,相當于每天吸兩包煙,可導致肺癌、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3.保持廚房通風
炒菜時要打開抽油煙機或使用無油煙鍋,烹調結束后,至少開窗通風10分鐘。
4.少放油、用中火
一般情況下,精制橄欖油發煙點為200℃,色拉油為230℃,而傳統的炒菜溫度基本都會超過200度。建議做菜少放油,盡量利用食材本身的油脂來烹調,蔬菜類僅添加少許油即可。盡量使用中小火,不僅容易控制溫度,還有利于保留食材原來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