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乳腺癌的復發癥狀有哪些?乳腺癌復發嚴重困擾著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復發轉移漸漸成為乳患者所關注的話題。
近年來,乳腺癌復發轉移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術后的1-2年內,乳腺癌復發轉移的概率高,很多患者朋友看到本文時,可能已經存在乳腺癌復發轉移了,或者是擔心自己乳腺癌復發轉移,那么,乳腺癌的復發癥狀有哪些?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乳腺癌的復發癥狀有哪些
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除了身體的病痛外,也會給患者的心理留下很大的陰影。
很多的乳腺癌患者都有乳腺癌復發的早期癥狀,而早期發現這些復發轉移灶并及時治療,有望延長生存期。因此,預防和早診顯得尤為重要。
乳腺癌復發轉移的概率,乳腺癌復發多發于原位,即在以前手術切除的地方復發,現在醫院所說的切除術效果其實并沒有說得那么好,乳腺癌轉移則多發于乳腺癌骨轉移和乳腺癌肺轉移等。不同的乳腺癌復發轉移有不同的癥狀。
1、不同轉移部位的癥狀
肺轉移多數肺轉移患者缺乏典型癥狀,只有1/3有咳嗽、咳血痰、胸痛、氣短等乳腺癌復發的早期癥狀。
胸部X線檢查是簡單易行的方法,對乳腺癌病人,推薦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對于孤立病灶或病變僅限于一個或一側肺葉,若身體其它部位未發現明確轉移灶,還有手術機會,切除后少數病人仍可獲長期生存。
2、常見復發轉移部位
除切口局部胸壁復發和淋巴結轉移外,乳腺癌轉移主要發生在血液循環比較豐富的組織器官,常見的轉移部位依次為肺、骨骼、肝臟、軟組織、大腦等,這些在乳腺癌復發的早期癥狀都有體現。
對死于乳腺癌的尸體解剖發現,60%~80%有肺轉移,50%~60%有肝轉移,50%有骨轉移。
復發轉移的時間以手術后2年內為常見,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復發轉移的機率也逐漸減少,但也不乏手術后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后復發轉移的病例,所以,乳腺癌術后應終生隨訪。
骨轉移骨轉移多位于脊椎骨、骨盆和大腿的股骨。主要的乳腺癌復發的早期癥狀為逐漸加重的局限性疼痛,局部可有壓痛但常摸不到腫塊。
有些可以表現神經壓迫癥狀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全身核素骨顯像檢查可在X線發現骨破壞之前3個月至半年早期診斷骨轉移病灶,為早期治療、減輕痛苦爭取時間。
另外腦轉移可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癥狀;胸膜腔轉移可以出現胸痛、氣短、胸水等癥狀。
乳腺癌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乳腺癌并不可怕,乳腺癌復發轉移也一樣,是有方法治療的。
目前治療乳腺癌好的方法是中藥保守治療,屬于標本兼治的綠色療法,很多乳腺癌復發轉移患者采用中藥治療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乳腺癌復發轉移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慎重選擇,良好的心態也是治療疾病的前提。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女,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西醫病室主任,承擔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大課授課,研究生及本科生、進修醫師培養及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授課教師。對婦科常見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炎和不育癥的診斷和治療頗有經驗。
專長: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二十余年,對婦科疑難雜癥有豐富的診治經驗,擅長婦科疾病、婦科疑難雜癥及婦科腫瘤的診治,擅長婦科手術;尤其擅長于應用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技術治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對婦科惡性腫瘤的化療方案及輔助治療的選擇有獨特的見解。對婦科常見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炎和不育癥的診斷和治療頗有經驗。
醫生概況:醫院婦科微創手術小組及盆底整體修復系統研究小組成員,目前承擔子宮內膜異位癥、婦科微創等多項臨床課題,發表論文十余篇,多次參加全國學術會議交流。承擔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大課授課,研究生及本科生、進修醫師培養及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授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