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現在很多人都練太極拳來強身健體,因為太極拳對于我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運動系統都有著很大的改善作用,那么這些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一起來看下面的文章。
1 .調節呼吸系統的功能
經常進行太極拳的練習,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感冒、氣管炎、肺結核及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
這是因為練太極拳時,經過戶外冷空氣和日光的照射及嚴寒的磨練,身體的免疫機能增強,對外部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增強了新陳代謝的能力,體溫調節的功能隨之增強,因此感冒的發病率明顯降低。
常練太極拳可以改善肺呼吸機能,使肋間肌等呼吸肌纖維變粗,肌肉強壯有力,肺廓活動度好,肋軟骨骨化率低,肺活量變大,從而使肺更好地進行氣體交換。太極拳強調丹田內轉,實質是鍛煉腹式呼吸與肺呼吸相結合。
腹式呼吸的生理意義
橫膈肌較大幅度的升降運動,對于胸腹腔的臟器,如肺、心、脾、肝、腎及胃、小腸、大腸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這些腑臟循環旺盛,生機活躍。
另外,腹式呼吸所形成的腹壓升降,大大有利于血液的循環,這樣就使軀體和內臟獲得更充足的血液營養。
2 .調節循環系統的功能
太極拳將鍛煉意識放在首位,套路中很少有過猛、過急的發力動作。因此它可以松弛緊張的神經,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使內分泌失調與植物神經功能的失衡得到調整,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并使痙攣的小血管得以松弛,這樣既加強了血液循環,又降低了外周阻力,從而使血壓自然下降。
太極拳的運動量不大,肌肉進行有氧代謝,不存在氧債問題,也就不會加重心肌缺氧。久練太極拳,可以使心肌纖維強壯、有力,心跳次數減少,增大了心臟每博輸出量,增加了心肌儲備力。
一個人全身的毛細血管平時只有 20% 左右開放,而久練太極拳,能促使毛細血管開放,并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增加。
練太極拳還能通過骨骼肌的收縮、舒張使靜脈血流加速,并通過膈肌的活動對腹壓的改變,使血液盡快經下腔流盡心臟,同時可以減少肝、胃、腸的淤血水腫。
3 .調節運動系統的功能
人體的一切活動都是以骨骼為杠桿,關節為支點,依靠肌肉收縮為動力,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完成各種動作。練習太極拳對骨骼肌肉的作用,就在于太極拳是一種內外結合,一動無不動的運動,要求動作連貫、圓滑協調。
因此,對全身各部分肌肉、關節都能得到鍛煉。太極拳屬于有氧代謝運動,它的運動量通過架勢的高低可以調整,能滿足各種人群所需的運動量。
通過練習太極拳大腿肌肉增厚,肌肉群的伸展收縮本身起了一種對心臟血液收放泵力作用的輔助功能,就像在下肢增加了好多個小泵。
因此,練太極拳對運動系統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打太極拳要求身法中正,從百會穴到會陰穴,整個脊柱要盡量正直,并強調用意,使它對拉拔長。
脊柱以及兩側,是中醫講的督脈、陽經,是西醫講的中樞神經系統,都通過脊柱的兩側伸展到全身的各個部位,現在很多人患腰椎間盤突出、頸椎、腰椎骨質增生,都是平時立不正、坐不直,彎腰弓背造成的,而經常練太極拳的人,一般腰椎都很有力量,脊柱一般不出問題。
因為經常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會陰穴到百會穴,整個脊柱對拉拔長,對整個運動系統就會有良好的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