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血糖
正常時空腹血糖<5.6mmol/L,當空腹血糖≥6.1mmol/l時,應引起高度重視。
怎樣看體檢檢驗報告單
化驗結果是判斷疾病的一方面
化驗結果低于或高于“參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狀態或患了某種疾病。化驗結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能單憑參考值就判斷有沒有疾病。比如你劇烈活動、發熱、受寒或精神緊張會在尿中出現蛋白,并且大于蛋白尿的參考范圍上限150毫克/24小時,但這種尿蛋白的出現是人體的正常現象,被稱為生理性蛋白尿。
如葡萄糖,就是血糖,參考范圍是:3.89~6.11,稍高或者低一點沒有關系,身體自身很快就會調節回來,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上來了;如果血糖偏高點,你少吃一點,血糖就降下來了。但如果葡萄糖低于2.00,出現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復發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沒有腫瘤。如果葡萄糖超過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
一個病人有了化驗結果,再結合癥狀、體征、其他輔助檢查等綜合分析,終才會得出患有什么疾病的正確判斷。因此,人們在拿到化驗單時即使看到自己的檢查結果不在“參考值”范圍內也不必太緊張,而應請教醫生,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客觀的評估。
化驗單要看關鍵項目
拿到化驗單,很多人會被名目繁多的項目搞糊涂,到底該看哪一項才好?指出,化驗單上有許多項目確實非常專業,其作用是幫助醫生判斷病人的病情,或者查找病因。至于普通人,很難也沒必要把化驗單完全看懂,拿到化驗單后只要學會看關鍵的項目就能掌握重要的信息了。
例如血常規化驗單,人們關鍵要看的數值有四項:白細胞總數、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這四個項目其中一項出現異常都應該引起重視。如以發熱為例,醫生會讓病人做個血常規檢查,目的就是為了分辨病人的發熱是由細菌感染引起還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的白細胞高于參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細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于參考值下限,則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高血壓患者警惕“尿蛋白陽性”
專家告訴小編,體檢的時候,不少人報告單上提示“尿檢白細胞陽性”。這種異常多見于泌尿系統炎癥、女性陰道分泌物混入尿內等情況。人們此時要多喝水,注意局部衛生,適當時候復查尿常規。“尿潛血陽性”也是常見的異常。它提示人們可能患有腎炎、腎結石、腎結核、泌尿系統腫瘤、炎癥等情況。另外,如果女性受檢時正處于月經期,也可能出現尿潛血陽性。
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出現“尿蛋白陽性”,要警惕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的形成。腎炎、腎動脈硬化患者也容易有此情況。人在發熱、劇烈運動、寒冷、精神緊張等因素刺激下,也會出現“尿蛋白陽性”。此外,人們還要看看尿糖是否呈陽性。“尿糖陽性”往往提示人們可能患有糖尿病、甲亢。但是,偶爾一次檢查發現“尿糖陽性”不一定具有臨床意義,需要結合系統檢查后才能說明問題。
此外,“尿比重”也是尿常規檢測中重要的指標。“尿比重增高”多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周圍循環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尿比重降低”則多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腎盂腎炎、高血壓等。
“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意義重大
在血液常規檢測中,人們要注意看看“白細胞計數”的情況。如果“白細胞計數偏低”,要考慮病毒感染、接觸射線以及化學性物質、用藥不當等情況造成。如果“白細胞計數偏高”,則多見于細菌性感染、中毒、白血病等。
體檢中,“血紅蛋白偏低”和“紅細胞計數偏低”往往對應出現。這常見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貧血。這類人群必須攝入足量的高蛋白食物,比如肉類、魚類、禽蛋等,還應該適當增添一些含鐵的輔助食品,比如菠菜、黑木耳、紫菜、桃、蘋果、山楂等。這類人平時要少喝茶,并盡量用鐵鍋來煎炒食物。
許多人喜歡喝啤酒、吃烤串,并將其視作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這類人應該在體檢后看是否有“谷丙轉氨酶偏高”、“谷草轉氨酶偏高”、“谷酰轉氨酶偏高”的情況。一旦如此,受檢者往往患有膽道阻塞性疾病、脂肪肝、肝炎、腫瘤等情況。
酗酒者也會如此。這樣的人必須堅決忌酒,控制脂肪肝,避免使用對肝臟傷害較大的藥物。“堿性磷酸酶”是測定肝功能的又一項重要指標。如果“堿性磷酸酶”偏高,要考慮肝膽疾病、骨骼疾病、佝僂病、妊娠、惡性腫瘤等。
結語:通過小編以上介紹的內容,相信大家對于體檢報告已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健康體檢很重要,我們一定要了解相關的體檢報告知識,如果遇到什么不懂的專業術語可以咨詢醫生,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