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男性和女性每年直腸指檢1次。45歲以上吸煙者應每年X線檢查1次;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應定期檢查血清甲胎蛋白,有吸煙和酗酒的人應定期檢查口咽部。50歲以上還應每年作大便隱血試驗1次,每年作乙狀結腸鏡檢查1次等。
如果你的生活周圍埋伏著這些治病隱患,就要經常關心自己的身體情況,按時對身體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體檢報告數值偏高的時候,應該馬上請醫生幫助解讀。大家能及時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迅速才去針對性的治療,遠離癌癥的侵擾。
專家介紹,腫瘤的預防應從控制吸煙、限制飲酒、拒絕超重和肥胖、平衡膳食、合理運動、疫苗注射等途徑,遵循科學指導下的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實施規范的“三級預防”。其中,避免接觸煙草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預防三分之二的癌癥。
科學規范的癌癥預防,包括三級預防。一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癥的發生。如控煙,控制乙肝、人類乳突病毒(HPV)、幽門螺桿菌等可以引發癌癥的感染源以及對飲食習慣、營養、職業危害的干預。二級預防又稱臨床前預防或“三早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等有效手段來減少癌癥病人的死亡。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或康復性預防,是指以延長生存及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而進行積極綜合治療,并預防癌癥復發和轉移,防止并發癥和后遺癥。
腫瘤醫院專家指出,目前降低腫瘤發病率的唯一辦法是病因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腫瘤的發病率主要受人口年齡結構、營養、遺傳、環境、生活方式和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影響。80%的腫瘤是由生活方式和環境所致。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個人應對癌癥為有效的武器。降低患癌癥機率可以通過控制煙草吸入、限制大量飲酒、避免紫外線過度照射和治療肥胖來實現。同時,還應該鼓勵適量體育鍛煉及均衡飲食等健康行為。此外,宮頸癌、肝癌、胃癌等是由于慢性感染等疾病造成的癌癥,人們可以通過疫苗、抗生素、先進的醫學措施、掌握簡單的干預方法等手段來減少感染,從而預防相關癌癥的發病。人體所患的惡性腫瘤約有75%以上發生在身體易于查出和易于發現的部位。多種腫瘤都可以通過健康檢查、腫瘤普查以及定期的隨訪而早期發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癌癥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