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有很多熱都習慣了自己在生病的時候去藥房開點藥自行進行服用就行了,完全沒有經過醫生的指導,而有些人直接就是去醫院進行打點滴也不問自己的病情,那么這樣做是否給身體帶來了負擔了呢?對于不同的科室,像是內科、外科的區分大家對待用藥方面是否都了解了呢?關于抗生素的使用又了解多少呢?
近,安徽省的衛計委公布了關于“53種不需要進行輸液”的疾病清淡,這一清單在網上已公布,立刻引起網友的熱傳。在這個清單中包括了常見疾病像是一些外科的、婦科疾病以及小孩的疾病等等,都是明確可以不需要進行抗生素的輸液的。相關的專家提醒,不合理的使用輸液可能會導致抗生素使用過度而導致有害無利。
為規范醫療行為,提高治療效果,安徽省衛生計生委發出通知,要求該省醫療機構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加強對醫師培訓和指導,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已達到高濃度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
在經過廣泛的意見征求,安徽省確定了部分的不需要輸液的治療一些廠家愛你的疾病以及多發病。今日,這“不需要輸液的53種疾病”清單上面,在微博上面熱傳之后。又有網友說,這是一份官方發布的清單,是比較嚴謹的,具有參考價值,值得收藏一份。
內科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癥者
支氣管哮喘處于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無并發癥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高血壓亞急癥
慢性淺表性胃炎
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輕度結腸炎
無并發癥的消化性潰瘍
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急性膀胱炎
無合并癥的自發性氣胸
單純的房早、室早
無急性并發癥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無特殊并發癥的老年癡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癥、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癥、偏頭痛
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無特殊并發癥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無特殊并發癥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