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50歲以后的人群,其實醫生并不會給出絕對建議,讓飲食上杜絕某類食物。如果體檢結束或是做完某項檢查后,醫生囑咐之后不要再喝肉湯,那么正常情況下還是需要考慮與個人身體情況有關。
比如對于痛風患者而言,急性發病期不能喝肉湯!
痛風是由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量減少導致高尿酸血癥所引起的疾病,飲食上一般不建議吃高嘌呤類食物,而大部分高嘌呤類食物都來自于動物肉、動物肝臟和海鮮等。
如果在痛風急性發病期將動物肉燉成湯喝,嘌呤會被溶解到湯汁中,喝了之后就會加重關節紅腫、疼痛等炎癥反應,使病情更加嚴重,從而對日?;顒釉斐捎绊?,不利于機體盡快恢復。
又比如對于高脂血癥患者而言,同樣不建議喝肉湯!
高脂血癥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高血脂,患者血漿中的膽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水平相對較高。相關研究發現,每100mg的肉湯中,膽固醇含量為21mg,如果一碗肉湯是300mg,那么,相當于將63mg的膽固醇喝進了肚子里,從而使高血脂的病情不易控制,甚至還會誘發其他心血管疾病。
但是,對于大多數健康人群而言,雖然50歲后身體機能有所下降,消化代謝能力不如從前,但在身體狀態良好,不伴有相關疾病的基礎下,還是可以喝肉湯的,只不過建議合理控制攝入量,避免一次性喝得過多或是每周7日頓頓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