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對應的是肝,中醫認為,春季的時候,肝的活動力為旺盛,如果不注意養護,容易滋生肝火。
清代中藥學專著《本草正義》中記載:“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
胎菊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用眼過度的眼睛干澀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常與蒲公英配合適用,清熱解毒。
桂花茶:暖胃、止咳
初春,乍暖還寒,忽冷忽熱的天氣,常常會讓很多人感到胃部不適,甚至出現冷痛的感覺,這個時候喝點桂花茶,就能夠很好的緩解癥狀。
桂花性溫,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有一定療效。
桂花,還有止咳化痰、養生潤肺之功效;在早春時節尤為適合飲用,常喝還能解除體內淤積的毒素,為腸胃來個開春“大掃除”。而且桂花茶香味清新迷人,令人精神舒暢,安心寧神,所以,喝桂花茶,也是一次淡雅而寧靜的身心放松。
第三類:野菜
蒲公英:去火消炎、養肝護肝
蒲公英被稱為“春天里好的下火草”,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又被稱為“天然的抗生素”,有很好的去火消炎、清熱解毒的效果,對于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等一系列癥狀均有效果!
另外,蒲公英,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保肝利膽的功效,善于清肝、胃熱,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對于春季肝火旺有很好的降火效果!
蒲公英的根莖有很好的護肝排毒作用,預防肝損傷的效果。春季對應的就是要養肝,所以,吃點蒲公英對于養肝護肝有很好的效果。
早春多吃蒲公英,不僅可以預防上火,還能護肝健康!所以,初春時節,到郊外挖取一些新鮮的蒲公英嫩芽來吃吧!
早春時節,北方還是很冷的,此時蒲公英還沒有發芽,不過,也可以用干的蒲公英根茶來泡水代茶飲,可保肝、護肝,還能防止上火哦!
薺薺菜:健脾胃、消食
民間還有“陽春三月三,薺菜賽靈丹”之說。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薺菜粥明目利肝。”故凡是體質衰弱,頭昏目暗,慢性腎炎、氣虛浮腫、二便出血的老年人,經常服食薺菜粥,是頗有裨益的。
薺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緩解冬季進補造成的便秘和腸道毒素堆積等問題。
在鄉間薺菜是非常的常見的。薺菜提高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防止春季疾病的發生。而且,冬季進補、春節時的胡吃海喝等,都會傷及脾胃,早春吃薺菜恰好有健脾胃、消食和去胃火等作用。
薤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薤白別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腦瓜兒、野蒜。
元代農學家王楨曾說:“薤,生則氣辛,熟則甘美,食之有益,故學道人資之,老人宜之。”
薤白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具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
可以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主要針對血漿總脂、總膽固醇和β-脂蛋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栓。
早春養生小動作,每晚做一做,更健康
早春時節,養生的重點在于提升內在陽氣來護衛體表,使閉塞了一冬的毛孔開始吐故納新。
為了助您升發陽氣,每天晚上練習一下“搟腳底培元法”不但能使陽氣更好地升發,還能增強脾胃功能,讓五臟六腑和睦相處。
將一根中等長度的搟面杖放在地上,一只腳站著,另一只腳的中段踩在搟面杖上來回搓動,力度以腳底感覺酸脹為度。
反復搓踩,直至腳底發熱為止。每只腳大概搓踩5到10分鐘。
結語:在春季養生是好的,黃豆經過發芽之后,營養豐富又含有膳食纖維,黃豆在發芽過程中,黃豆中使人脹氣的物質被分解,有些營養素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了,適合早春食用。早春吃薺菜恰好有健脾胃、消食和去胃火等作用。早春養生小動作,每晚做一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