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寶寶1歲9個月,近大便干、流鼻血、咳嗽,上火明顯,但是又不敢吃清火藥,請問吃什么食物可以調理秋燥呢?
A:潮濕的夏季過后,空氣忽然變得干燥,寶寶身體里的水分含量高,通過皮膚、肺以及腎臟丟失的水分會比大人多,如果飲水不足加上飲食不當,特別是過分的貼秋膘,就容易出現“上火”的癥狀,這就是“秋燥”。
可以給寶寶多喝白開水、冰糖梨水、蓮藕水等,給寶寶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不要特意貼秋膘,只要保證寶寶天 天有肉就好,不可以頓頓大肉。
9、關鍵詞:便秘
Q:寶寶1歲3個月,準備斷奶,加配方奶粉后寶寶大便干結,請問寶寶斷奶時出現便秘怎么辦?
A:寶寶的胃腸道從適應母乳過渡到配方奶粉的階段,容易出現便秘,甚至便秘和腹瀉交替的現象,這時候不要著急,吃奶粉替換的次數可以減少,斷奶的過渡期適當的延長。
可以從加1次吃配方奶開始,等寶寶大便情況正常了,再逐漸增加為2次配方奶粉,這樣觀察著寶寶的大便情況,逐漸用配方奶粉將母乳替換掉。另外,每天要給寶寶多吃些蔬菜,增加膳食纖維,幫助大便成型,促進排便。
5招讓孩子愛上蔬菜
1.一餐中多菜少肉
研究發現,如果餐盤中肉類占一半,蔬菜只有一丁點兒,孩子自然會將蔬菜留到后。而如果將蔬菜量增加一倍,孩子會對蔬菜更感興趣。
2.讓蔬菜更有趣
研究發現,給孩子吃蔬菜也需要“賣點”。通常由于味覺發育的緣故,孩子更偏愛甜食,而對西紅柿和南瓜等健康蔬菜不感興趣。
不妨給食物起個名稱,比如“透視眼胡蘿卜”、“超級英雄南瓜”,或做點食物造型,可以讓孩子的蔬菜攝入量從32%增加到66%。
3.別一味強調好處
在食物方面,孩子關心的是味道,饑餓和營養都無關緊要。2014年7月一項研究發現,讓孩子吃蔬菜的簡單方法就是別說“對你有好處”、“很營養”等解釋。
4.品味彩虹蔬菜
大量心理學研究發現,不要問孩子們喜歡吃什么蔬菜,幫小家伙做出決定。給孩子提供色彩鮮艷的“彩虹蔬菜”就是不錯的選擇。比如,甜菜、玉米、胡蘿卜、西蘭花和黃瓜等。
5.遵循“一口規則”
習慣開始于第一次嘗試。可跟孩子說“只吃一口”。之后每頓飯逐漸增加,讓孩子習慣吃蔬菜。“一口規則”是讓孩子愛上蔬菜的簡單突破口。
實施時,家長應態度堅定,不跟孩子討價還價。
結語:看完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對于幼兒期的孩子們的不同飲食情況都有了不少的認識,而對于再大一點的兒童來說,適當的葷素搭配更加的健康。小編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更加注重點自己和身邊的親戚朋友們的飲食,那么每個人都會是養生專家!